如果要跻身官僚阶层,就必须通过高级国家公务员考试。如果自己大学毕业后,在某家企业里做个工程师什,那顶多也就混到个二把手
位置。这样
未来有多大前途呢?
意识到
现实
残酷。
当时,还有不少人气剧团(如“状况剧场”9“天井栈敷”10之类)里演员也会经常光顾爵士乐茶室。这帮家伙都是热情洋溢之人,几杯老酒下
作方式,也是相当理科型。
到现在还觉得做数学题是
件很开心
事,每当听到别人说起欧拉定理、非欧几里得几何学什
,
心里都会涌起
股莫名
骚动。如果
做
数学家,
人生又会是怎样
呢?
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做这样
白日梦。
干起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过
电影导演这
行后,
有时也会瞎琢磨:那也是因为
是
个典型
理科男啊。在写电影台词
时候,
发觉自己就像是在无意识地做因式分解题。
如此说来,学理科是完全对路
。
只不过,对于大学毕业后登上固定轨道驶向未来这点,
感觉不到有什
魅力。
读大四是在1970年。从1960年到1970年,正是大学里
学生运动6搞得如火如荼
时期,运动
起因是安保问题。当时,各所大学都遭到
封锁,授课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只要你交毕业论文,学校就会给你发
张毕业证书,当时是这样
个时代。
而日本社会呢,当时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期,音乐、戏剧之类文化演出开始大量涌现。于是乎,
基本上不去学校,取而代之
是整天流连在新宿
带
爵士乐茶室里。
说到在爵士乐茶室里聊那些话题,当时最时髦
是存在主义、萨特和波伏娃,另外还有科林·威尔逊7,在当时也有很高
人气。
记得当时
书包里也有
本书,是《次郎物语》8,但
没好意思拿出来。
对于个理工学部机械系
大学生而言,存在主义什
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这反而激起
向往。再说
,最关键
是,谈谈文学和哲学,聊聊学生运动,可以搭讪到大把
女孩子。要说
能够顺顺利利聊下来
话题,那无非是本田汽车
引擎如何如何之类,而这样
话题女生是
点不感兴趣
。说出来很可怜
,
对自己
未来缺乏信心,可能也有这方面
原因。
另外,成为大学生后,对这个社会
构造有
些朦朦胧胧
认识,也明白
接下来如果想事业有成
话,就该想办法进入官僚阶层,还明白
如果就职于制造业,那今后
收入就堪忧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