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韩孺子拍马进城。
他是应约而来。
郭丛登门拜访之后不久,韩孺子接到封信,大将军韩星邀他来商县会面。此前,杨奉以倦侯
名义给大将军写过数封信,这是第
次接到回信,是个好兆头。
与崔太傅样,韩星也玩
个小花招,在京畿以外与倦侯见面,不算回京,他选择
时间也很微妙,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也是冠军侯迎娶新妇
日子。冠军侯急于修复与崔太傅
关系,将成亲
日子提前
。
县城街道两边张灯结彩,行人却不是很多,韩孺子来到县衙前,派人去通报。
熬好粥刚端出来,还没有放在架子上,队列就乱
,人人都往前挤,手中举着木条——这是领粥
凭证。维持秩序
官兵挥舞棍棒,不分青红皂白地
通乱打,队列没有恢复,只是增加
片鬼哭狼嚎。
韩孺子勒住坐骑,停在路边,看着城门外混乱场景。
商县不大,离京城也不远,快马加鞭,多半日就能到,是向东前往函谷关必经之路,和许多地方
样,商县也有大量灾民、流民,每天
次
施粥,对许多人来说是性命攸关
餐。
数十名随从停在倦侯身后,杜穿云怒声道:“好群官府爪牙,
去给他们
点教训。”
杜摸天伸出马鞭拦住孙子,“少惹事,你打官差
跑
之,这些百姓怎
办?今后你每天来施粥?”
出来迎接倦侯人既不是韩星,也不是商县县令,而是
位郡守。
商县以东直至函谷关,皆属弘农郡,郡守卓如鹤是位驸马,夫人是武帝之女、桓帝之妹、韩孺子姑姑。
卓如鹤四十岁左右年纪,白面微须,出身于书香世家,韩孺子听说过此人名字,想必也在泰安殿里见过面,只是没什
印象
。
卓郡守彬彬有礼,亲自将倦侯迎入衙门后厅,本县县令没资格露面,也不想参与这种事,在前面大堂上照常办
杜穿云哑口无言,可是又看不得老弱妇孺受欺负,只得对前边说:“倦侯,快走吧,停在这儿干嘛?”
“嗯。”韩孺子没有动。
城门外众公差早已看到这队人马,知道是从京城来
权贵,但不认得身份,公差头儿比较谨慎,悄悄命令手下
人收敛起,自己走来,抱拳笑道:“大人是从京城来
?有何公干?”
韩孺子指着领粥队伍,“这里有多少灾民?每日需米多少?”
公差头儿愣,摸不透对方
底细,不敢得罪,茫然道:“灾民……五百多人,需米……
不太清楚,这个得问县老爷。敢问大人怎
称呼?
去给您通报
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