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个汉人,曾国藩从不认为自己深得朝廷信任。毕竟,这是
个满人
政权,也是
个以血缘关系为根本
私家天下,自己作为
个手握重兵
外族人,肯定是会让那些怯懦
满人忌讳
。不仅仅如此,自己在上上下下,还享有很高
威望,这就更让他们提心吊胆
。早在1861年10月,当宫廷政变
消息传来,曾国藩已经感到寝食不安
,他在给家人
信中写道,自己
“权太重,位太高,虚望之隆,悚愧之至”。因此,“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耳”。况且朝廷现在由孤儿寡母掌权,自身
虚弱,决定
他们肯定会稍有风吹草动,都心惊胆寒、神经过敏。自己组建湘军那
多年,
直名不正言不顺,直到江南大营被破,朝廷在万分无奈
情况下,才授予自己两江总督
职位,这本身就说明朝廷对自己
不信任。朝廷
疑虑,曾国藩当然不可能改变,要改变
,只能是自己,自己只有加倍小心谨慎,才能赢得朝廷
信任,而要做到这
点,最好
办法,就是主动放弃权力。手握权力,就是手握潜在
危险。
直大权在握
曾国藩感觉到自己就像是战战兢兢走独木桥
样,稍有不慎,就有身败名裂
危险。
实际上在进攻金陵之前,曾国藩就考虑过是不是应该退隐。对于熟读中国历史
曾国藩来说,这当中潜在
危险他是最明白不过
。功高震主,权倾东南,中国历史上那些大臣被诛
例子还少吗?他知道,攻下金陵容易,至于平平安安地从第
功臣
位置上退下来,就比较困难
,那是需要胆大心细极高明
策略
。为
安全起见,曾国藩甚至避免去摘这个果实。这
多年
战争下来,曾国藩感觉自己已是强弩之末
,他时常感到无限
疲惫如铅注
样灌满
全身,他真想退下来,憩息于青山绿水之中,做
个村夫野老,惯看春花秋月。但性格刚烈
曾国荃正在兴头上,拼着命要亲手攻下金陵,在这样
情况下,曾国藩只好听之任之
,只是他每次给曾国荃写信,总是有意无意地提醒曾国荃。曾国藩总是
再说,
现在居于高位,又窃得虚名,时常有惊恐之感,那些历史上
重臣们,能够保持善终
极少,
担心
是
在这样
位置上不能保护你们,
倒霉
时候,也会连累你们,所以
们要时常以危词苦语互相提醒,以避免大灾难。
金陵完全合围之后,苏州、杭州陆续攻下,只有金陵迟迟不下,曾国藩越发感到自己拥兵揽权,易遭疑忌。这时候发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