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年袁世凯赴朝鲜担任办事大臣三整年时,李鸿章在给朝廷报告中,给袁世凯写下
“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
十六字考核评语,称袁世凯驻朝三年,办事得宜,仍留朝鲜,并赏以道员升用,加二品衔。清廷同意
李鸿章
请求。
李鸿章重用袁世凯是有充足理由。除
在外交上据理力争外,袁世凯在朝鲜经济、交通、财贸
发展上面,也显示
自己
才能。尤其是华商在朝鲜
渗透上,袁世凯做
很多工作。他设置
巡警,专门保护华商在朝
利益,设立各商帮会馆,建立董事,制定
很多有利于华商
政策、措施,以促进华商经济
发展。袁世凯还奏请总税务司拨款万元,招租商局轮船
艘,来往于仁川、上海之间,打破
日本在中朝之间商贸运输
垄断。后来,又鼓励同泰顺商行集资购买货轮两艘,每年接运朝鲜漕运粮十万担以及中国货物,发展
中国在朝鲜
运输业务。并且,在龙山、仁川、釜山、元山四处设立中国在朝商务理事,管理华商在朝
商务,既增加
关税,也促进
华商
有序发展。到
袁世凯任职
后期,在朝华商
实力已经超过
日本。在袁世凯离任
前
年,仅在汉城
华商就有八十多家,人数达六千以上。
袁世凯在朝鲜努力工作,也赢得包括闵氏在内
朝鲜最高层
尊重。闵氏也由最初
亲日,转向
亲中。朝鲜国王也曾几次对袁世凯予以嘉奖。1893年,袁世凯再
次三年期满。朝廷授予袁世凯浙江温处道职官位,但让袁世凯暂免赴任,仍留驻朝鲜。
现在论及袁世凯在朝鲜表现,有两种鲜明对立
观点:
种观点认为袁世凯担任驻朝公使期间,就像
个“近代班超”
样,为维护国家主权
完整以及清国
利益,与欧洲列强、日本进行
针锋相对
斗争,如果不是袁世凯,朝鲜很可能在甲午战争前就被日本吞并。袁世凯在朝鲜所做
切,功不可没。而另
种观点则认为,甲午战争
爆发,跟袁世凯在朝鲜
做法有关,正是袁世凯在朝鲜
颐指气使,严重伤害
朝鲜*员
民族自尊心,促使其产生
严重
离心倾向,也使日本找到
借口,发动
甲午战争。这两种争锋相对
观点,其实都有偏颇。对于袁世凯来说,当年在朝鲜所做
切,
确是鞠躬尽瘁——清国毕竟是弱国,在那种情况下,能与西方列强及日本周旋十多年,已属相当不易。至于甲午战争
爆发,这实际上是崛起
日本旨在侵略中国和朝鲜
阴谋,即使没有袁世凯,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