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对前期木木
《新泉录》续篇再论
看法。老实说,虽然言不尽意,但
看法已在上上
期
《
名芭蕉
问题》中阐述过
,但议论
乐趣是在交换意见之中让彼此
想法逐渐深化,从而得到某些收获。因此今天
想针对同
个问题进行更进
步
思考。
木木说们两人
想法相左之处并不在于理念。
原本也是这
认为,但仔细想想,却并非如此。何谓文学?何谓侦探小说?在这些根本之处,
们两人
看法是否
致,到现在仍不清楚。
何谓文学?这当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交代清楚事情,但
试着提出自己
定义。
认为文学
目标并非用相机拍摄人类生活,而是用画笔勾勒出人类生活百态。若将绘画换成另
种说法,就是穷究idea(柏拉图哲学中
“形相”、“形态”)。不是单纯
临摹,而是探究深处
本质。可以说文学上
“创造”,就是作者
笔力能逼近这种idea。
另方面,侦探小说并非与上述
文学本质背离,但它所追求
中心主题是巧妙建构
谜团,以及抽丝剥茧时逻辑
乐趣。它虽然是文学
种,却不能与爱情小说、犯罪小说、社会小说等同而语,从某种层面上可说是本质完全异于这些类别
特异文学。侦探小说不会直接从正面白描歹徒及犯罪行为,而是隐藏在文字背后,表面上只会若有似无地透露出片鳞半爪(侦探小说
其他特征也由此而生。侦探小说是犯罪小说
反面,有时反令犯罪者
心理与恐惧呈现得更为活灵活现)。作者为
隐瞒罪犯与犯罪手法而使用诡计,而主要
谜团依据这个诡计构成,谜团
构成巧拙,是侦探小说
重点。
如果文学目
在于逼近人类生活
idea,那
直接以此为目标就行
,完全没有必要隐匿罪犯、构思诡计、为
导出既定
结论而想出漫长
逻辑推理,绕上
大圈。特殊情况下,也会有纯粹文学会采取这类迂回
路线,但那只是巧合,
无法想象总是以这样绕远路为前提
纯粹文学。
说
“侦探小说最好能尽可能添加丰富
文学风味,但这是极限,如果完全朝文学本身迈进,那就不再是侦探小说
”
意义正是如此。非侦探小说
作者及作品不受此限,但若是侦探小说本身变成这样,
无法认同。
如此想,关于文学
本质,木木和
想法应该没有根本上
不同,但
认为双方
相左之处或许在于对侦探小说本身
解释。那
木木认为
侦探小说本质是什
?
想先请教木木这
点。
接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