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素白
漂亮女人和
身白色水兵服
男孩,男孩和女人长得很像;女人坐在圈椅上,男孩站在扶手旁。这里
白是社会阶层
标志色,象征着衣食无忧,优雅闲适。照片上
男孩六岁左右,两年后他
父亲去世,又过
两年,男孩和母亲
起,被命运之海裹挟着,漂到
莫斯科。这个男孩是
外祖父,这个女人是
另
位太姥姥别佳(别尔塔)。初到莫斯科时,为
糊口,太姥姥别佳什
都干过,主要是靠打字为生。那台古老
打字机至今陈列在
书架上——
台笨重
迈赛德斯,带有可拆卸
键盘。
十四
这是张20厘米×30厘米
巨幅图片,老照片
复印件。背面写着:“1905年。自左至右:金兹堡,巴拉诺夫,加利佩尔,斯维尔德洛娃。原件藏于高尔基市保护区博物馆,编号11281。研究员格拉季宁(?)。”编号上面盖着
枚蓝色圆印。
正值隆冬,脚下是久被踩踏积雪,毛茸茸
深色皮衣皮帽上带有点点白斑——那是老照片上常有
污渍,呈点状或条带状,将画面盖住。排在左
是太姥姥萨拉,时年十七岁,但显得比实际年龄要成熟。用别针固定在头发上
女帽滑落到
后脑勺,露出
绺头发,圆脸蛋皴裂
,
只手缩在大衣袖筒里,另
只手紧紧攥成拳头,显然很冷。她
右眼在街垒战中受伤
,缠着
块黑色绷带,俨然加勒比女海盗。这次街垒战发生在下诺夫哥罗德,起义于1905年12月12日(即新历
12月25日)在索尔莫沃区和卡纳维诺区爆发,经过三天
巷战,被炮兵镇压。
在家族记忆当中,这张照片就被命名为“街垒中外祖母”。不过,照片上并没有街垒,众人身后是
堵砖墙,侧面
雪泥当中似乎竖着
道篱笆。仔细看去便可发现,照片上
人全都十分年轻:长着浓密胡须
帅小伙儿巴拉诺夫头戴
顶库班哥萨克式平顶羊皮帽,那个
不熟悉
加利佩尔长着
对招风耳,太姥姥
闺蜜斯维尔德洛娃
副娃娃脸,颧骨突出。六十年后,档案记忆中只剩下
两位女士——萨拉·金兹堡和萨拉·斯维尔德洛娃。彼时两人均已鬓发斑白,穿着厚厚
棉袄,坐在老布尔什维克之家旁边
长凳上,在冬日
太阳下取暖,双手插进老式暖手筒里,抱在小腹。
十五
达洽清晨。某人坐在编织椅上,只能看见两只脚和条纹裙
裙摆。凉台,蒙着漆布
桌子上摆满
陶瓷餐具:茶杯、盛面包干
盘子、奶油罐、花繁叶茂
高脚花瓶,再远处是
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