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以后,瓦迪姆选取拉克洛
书中
些情节,拍摄
另
部影片《忠实
女子》,把故事
时间安排在
八二六年,结果并不怎
成功。同
年,阿尔贝托·塞萨尔·阿尔贝蒂以《战争里
爱情,爱情
战争》为题,相当自由地把故事移植到舞台上,利用书中
人物来剖析论述被看作两性之间
战争
男女关系。在德国,鲁道夫·弗利克
戏剧《危险
关系》(1979)之后出现
海纳·米勒
《四人组合》(1981),该戏也把拉克洛
书中人物安排成表现男女两性之间争斗
角色,展示
他相当前卫
个人
观点。
九八五年,克里斯托弗·汉普顿根据拉克洛
小说编写
舞台剧首次在英国
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演出,大获成功,使得这个故事几乎变得家喻户晓。
九八八年,斯蒂芬·弗里尔斯根据汉普顿
本子,重新拍摄
《危险
关系》影片,赢得
电影评论家和广大观众
好评。米洛斯·福曼在
九八九年拍摄
《瓦尔蒙》,得到
反响却并不热烈。其后又出现
罗杰·肯布尔执导
《危险性游戏》(1999)、李在容执导
《丑闻》(2003)和迈克尔·卢卡斯执导
《危险
关系》(2005)。其中有些影片只是采用
拉克洛原作
故事情节,把它们移植到自己国家
土壤上,改变
故事原来
发生场所,与拉克洛
原作实际上并无多大关联。二〇〇三年,法国还拍摄
由卡特琳·德纳芙、鲁伯特·艾弗雷特、娜塔莎·金斯基等主演
长达两百多分钟
电视剧《危险
关系》。凡此种种都表明拉克洛
作品所蕴含
巨大
生命力。对于所有这些改编
影片和剧作,当然只能根据其自身
价值来加以评判,因为它们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各个编导本人对拉克洛原作
理解和诠释,反映出他们各自
文化背景以及在伦理道德和美学方面
观点,同时带有他们所生活
那个时代
色彩和痕迹。所有这些改编
影片和剧作无疑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传达出拉克洛原作
精髓和微妙之处。然而
们也应看到,拉克洛
作品经过屡次加工改造,却总能剪裁得适合流行
时尚潮流
口味。
尽管拉克洛似乎对习俗风尚和道德规范抱有相当敏锐透彻现代
观点,但他终究是生活在法国启蒙运动时代
人。启蒙运动在十八世纪
最后二十年,往往意味着伏尔泰
尖刻辛辣
机智同卢梭
炽热奔放
理想主义
融合。启蒙主义思想家谈论着恶行和美德,认为充满善意、心地光明
人会
心致力于社会和个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