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服。但诗中‘火炽梅根冶’何解?‘石逢罗刹碍’又何指?恕在下学识浅薄不能尽然领会,请指教。”古人吟诗有时用典太过生僻,旁人还真不好理解,梅振衣刚才没听明白就是这两句,当面向孟浩然请教。
孟浩然已有几分醉意,听梅振衣这问,略带自得之色解说
番:梅根当然不是梅树
根,是九华山下
处地名,火炽形容炉火旺盛,那里是自古产铜冶铜之地,孟浩然不久前行游经过。此句‘火炽梅根冶’,与下句‘烟迷杨叶洲’成联。
至于‘石逢罗刹碍’,梅振衣每个字都听懂,就是不明白何指?罗刹为梵文罗叉娑
简译,也可指代恶人恶事,这青漪江上哪来恶石挡航道?这
问孟浩然
话就多
,甚至带醉扯到
远在长安
天子李隆基。
听言知意,孟浩然说话自然文雅清高,但梅振衣从个旁观者
角度,理解
比原话更清楚——
话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早年直在鹿门山中以隐逸之士自居,每日于田园看着僮仆弄田桑,无事读读书、写写诗、钓钓鱼、喝喝酒、泡泡妞,常自比渭水垂钓姜子牙与躬耕南阳
诸葛孔明。
就这样直“隐居”到四十岁,再也“隐”不下去
,因为他发现自己这样成不
姜尚与孔明,也没有文王与刘备来请他。于是在前年(大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孟浩然离开鹿门山应进士举不第,随后在长安四处献诗结交名士,倒也名动
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