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阵之后是三千佩
多不熟水性不习惯坐船。推测他们行军方向,应该是攻占润州。
润州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连接长江之地,江南赋税、钱粮、贡品、商贸货物运往北方
中转站,那里囤积
大量钱财与各种物资,人烟也最为稠密,聚集
各种商铺、作坊、手工艺人。无论是从战略角度考虑,还是仅想兴兵掠夺,润州都是叛军必攻之地。
闻讯之后,梅效下令停止前进,全军往后退五十里,在官道前方扎下营寨,粮草辎重都运入到大寨后方
天水县。撤退
同时,沿途悄悄留下
三百名擅长潜伏
亲兵,不知不觉
逐个消失于密林、河沟、芦苇荡中。
他们有侦骑对方也有侦骑,这大
部队行军不可能隐瞒,对方肯定知道他们
动态,但是六万大军闻敌撤退,路上陆续“丢”
三百人,不会引起特别
注意。这三百人都是梅家亲信子弟,换
便装做樵夫、猎户、渔民
打扮,带着三天
干粮,分散潜伏在官道西南方
密林与芦苇中。这些人撒出去之后,别说敌方,就连梅应行自己也无法都找出来。
敌兵渡过淮河天半之后,就达到
距梅效大军三十里之外
地方,沿途几乎没有遇到像样
抵抗,他们每人都不止
匹马,军需大多靠劫掠补给,因此行军极快、机动性很强。
两万骑兵在官道上行军,分前、中、后三军,绵延二十里,前方就接近敌营。侦骑回报,唐军离城扎营,已经在大营外摆开战阵,突厥前锋将领阿史那罗比下令前军放慢速度,收拢队形,列成冲锋阵形,同时派人回报中军主帅承庆。
叛军显然没有把前方江南兵马放在眼里,不怕打遭遇战,而梅效手下军卒都有些紧张,大阵之中有不少人握刀
手都出汗
。照说此时应该趁着对方立足未稳,战阵未完全摆开时,派重骑沿官道进击才对,但梅效却按兵未动。
不知是因为害怕手下军队放出就无法收拢,还是在等待更好
战机,中军旗下
梅效
直在眺望远方。
地平线上传来号角声,紧接着是马蹄奔腾声,地面隐越在震颤,敌兵先锋在三里之外列成几路战阵,纵马飞奔过来,冲锋加速以发挥铁骑最大威力,远远可看见烟尘四起。
阵中鸦雀无声,就听当啷声,后面有个年轻人也许是太紧张
,手中
盾牌倒在地上,赶紧又拣
起来。这时不得不有所动做
,
直在吹
西南风忽然变大
,梅效
举手,中军旗左右挥动两下,战鼓声擂响,弓上弦、刀出鞘,三千陌刀手列队,随着战鼓节奏踏步前行引领中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