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初。”葛学士点到个名字。
大殿第排中间那名青年抬起头来。
今年会试第二名学子温良初,江慎
直对他有些感兴趣。据说此人出身寒门,自小便立志考取功名,要替全天下
寒门学子出头。
他在会试上做那篇文章便很不错,就是与最终夺得会元
那篇文章比较,也差不到哪儿去。
而更让江慎感兴趣是,这三天里,他从没有表现出任何要依附江慎
意思。
从小生活优越,在锦衣玉食中读书习字,顺理成章考取功名。
几乎每次科举纳士,都是名门子弟占
多数。
寒门学子能挤进殿试就不容易,更不用说拿到前几名次。
那青年左右后方,如今便皆是锦衣华服
名门子弟,自然显得他有些突兀。
于是,当江慎走进大殿时,第眼便将视线落到
他身上。
翌日清早,众贡士被人领着进皇宫。
这是当朝第次,当今圣上不再主持殿试,大殿前方龙椅空悬,但没有人因此感到轻松。太子江慎,如今在民间
威望,并不亚于当今圣上。
众贡士静立大殿之上,各个垂着头,没人敢说话。
贡士在大殿上站位是按照会试
名次而来,三人为
排,以左为尊。队伍最前方
三人里,中间站
名约莫二十多岁
青年。
青年穿着身浅蓝色布衣长衫,不知浆洗过多少次,已经有些瞧不出原本
颜色。就算是在这人人紧张自危
大殿之上,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非但没有,甚至就连江慎命手下文士名流邀他赴宴时,都被这人以要照顾刚生产
妻子与刚出生
儿子为由,婉言拒绝。
京城文士名流时常举办宴会,江慎
但也仅仅只是多看眼,便移开目光。
江慎当然不能坐龙椅,也没理会随侍太监给他在龙椅边放椅子,就这
站在大殿前方,让主考官葛学士宣读殿试规则,开始策问。
策问题目,是江慎与诸位翰林事先准备好
。
不用他亲自提问,他只需听取贡士回答,观察其神色、气度,综合考量,最终定出三甲。
策问顺序完全随机,点到谁
名字,谁便当场作答。江慎仔仔细细听着,
言不发。
原因无他,他这身衣服实在太破。
当朝大兴科举不假,但想要参加科举,首先要读得起书,其次要上得京城。
这两条看似简单,可对于真正寒门学子来说,其实很不容易。
寒门学子,买不起书,买不起灯油,凑不齐上京路费,每年不知有多少人死在进京赶考
路上。
与之相反,便是名门望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