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他手里转动着笔从指尖滑落,“啪嗒”
声掉到
桌子上。
“……如果是这样话!”
柳弈从椅子上
“是推测,也不全是推测。”
嬴川回答:“在耶鲁进修犯罪心理学
时候,曾经读到过
个课题——有几个学者研究
世界范围内
近百桩大案要案
凶犯
犯罪手法和心理特征,那些并非以掩藏尸体为目
而对被害人进行肢解
凶犯,他们对‘杀人’这件事本身
愧疚心理是各类犯人之中最轻
,同时,在法庭面对审判,甚至是极刑
时候,也几乎不会感到害怕。”
他朝柳弈勾勾唇,“你看,是不是跟宋珽
情况很相似?”
柳弈想想,“这
说,另
个人,那个喜欢割喉和扮演上帝
犯人,正好和宋珽
情况相反,他恐惧死亡?”
嬴川赞赏地笑,“正确
说法是,他们那
类人,恐惧
是自己
死亡。”
出过个犯罪心理侧写。
当时嬴川推测,犯案应该是两个人,他们
个喜欢肢解,而另
个喜欢割喉。
嬴川说,喜欢肢解犯罪者,通常缺乏同理心,物化生命,将人类视作与其他动物等同,切割人
肢体就像分割大型动物
肉块
样;而割喉则更倾向于心理快感,喜欢这种杀人方式
凶手,往往将自己视为神或者上帝,割喉是他们赐予犯人
种解脱和赦免。
当时柳弈对他这个说法持保留意见,并没有完全相信。
只不过,后来案情发展证明,嬴川有
点说得并没有错——这桩案子,确实存在两个犯人。
他说道:“像他们那样人,通常选择
受害人,都是远比他们弱小而且易于掌控
对象。他们在受害者身上获得满足和快感,也会最大限度地让自己处在
个绝对优势
环境里。”
“‘心理安全领域’理论。”
柳弈想起自己曾经听过心理学名词,“你是说,选择那些弱小
对象,会让他们获得安全感和绝对
掌控感,是这个意思吗?”
嬴川依然保持着自己脸上微笑,点
点头。
柳弈敛眉,思考几秒钟。
“如果现在让继续将这
个心理侧写补充完整
话,
会猜,喜欢肢解
,是宋珽。”
柳弈问道:“为什?”
“因为他面对死亡态度。”
嬴川回答:“无论是那些受害人,还是他自己,他都视为物件,在肢解受害人同时,也对自己
死亡没有半分恐惧,这
点,从他在面对警方追捕时,毫不犹豫
选择z.sha就可以看得出来。”
柳弈笔飞快地在指尖旋转着,“这也是你
推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