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道:“此曲名为中离,是家主人自创
击筑曲子。”
“击筑……”
“对,小娘子可听说过高渐离击筑故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还!”
阿母自然也跟她说过荆轲刺秦王故事,刺杀秦王之事悲壮无双荡气回肠,让世人永远记住
荆轲。人生在世若不能成
小船离河岸有步
距离,且船身有
定
高度,撑船郎正想下来托她上去,却见阿来抱着棉袄等物轻轻
跃,已然稳稳当当地落在
他身旁。他多看阿来
眼后向舱内通报
声,便引她入内。
船舱之中宽敞温暖,几案中间摆放红铜熏炉中透出丝丝缕缕
青烟蜿蜒而上,角落炭盆里
青色瑞碳烧得正旺,碳火下面置着白檀木与熏炉中
苏合香缠在
处十分好闻。船舱两侧
窗棂用木条架起
条缝隙用作通风,
道素色
垂帐将船舱分作里外两间,垂帐之后
人影隐约可见。
不必说,外面乘船青年郎其身量气貌
看便知出自军中,阿来进到船舱后目之所视皆是上品,单这青色瑞碳
物都是连谢家都用不起
胡国贡品。阿来识得此物还是因前两年东叔去洞春给本家送年礼,回来时带
十几斤,她被叫去把瑞碳搬到库房时东叔说这是上好
精碳,让她偷偷拿点回去,被她拒绝
。
阿来觉得自己方才贸然喊住人家有些鲁莽,忙对垂帐后主人躬身行礼:“小仆打搅足下
,只是乐音入耳情难自制,还望恕罪。斗胆请教足下演奏此曲
乐器为何,曲名为何。”
垂帐内人没有直接开口回答她,乐声再起,曲调依旧低沉,却带出
种苍劲和坚韧,阿来听得心中砰砰直跳。虽这孤船之主因为某种原因没有说话,却是已经用乐声回应她
。阿来盘腿坐在帷帐前
蒲团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变化无端又直击心灵之声中。
成长道路每
个漫漫长夜都有阿母
故事相伴。从阿母
口中她仿佛已经踏遍
大聿
半
江山湖泊,行走在万仞险峰之巅,偏偏对音律
类
概不知。阿母提及过四弦十二柱
阮,十三弦
筝,也用语言描绘过诸多乐器
模样。阿来脑海中对这些乐器
外形有大致
概念,却因身在对音律全然不感兴趣
谢家,怎
也无法想象《梅花三弄》是如何
明快清丽,《广陵散》又是怎样
纵横灿烂。
原来乐曲有这般摄人心魄魔力。
随着乐声流淌,阿来情难自禁再次落泪,垂帐之后忽然响起清脆女声:
“家主人问娘子为何落泪。”
阿来道:“仆因为此曲想到仆之身世,难免伤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