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枝领命离去后,元赐娴看眼郑筠,不免心生疑惑。
郑筠身为嫡公主,于宫中消息面理当比她灵通,应该早就晓得
陆时卿南下
事,既然如此,为何如此被动,在这里干等她来?
虽说这问题有些尴尬,但她不问也是难受,便直言道:“您既是早就知道这枚玉戒对他有用,为何不在他离京前就交给他?”
郑筠垂眼笑笑,轻声道:“反正你会来不是吗?”
元赐娴皱皱眉头。在她看来,郑筠做法实在不符常情。因为料定
情敌会上门来取玉戒,助心上人
臂之力,所以就把这个机会拱手让人?这叫什
因果啊。
郑筠早在冬至就已得徽宁帝赦免,不再被囚罔极寺清修,重新回到公主府。元赐娴便直奔安兴坊而去,心中略有些忐忑。
毕竟这正月初日子,郑筠更可能身在大明宫,若是安兴坊
趟扑
空,再要进宫去,耽搁时辰事小,却怕会惊动诸如平王这样对元家不怀好意
人,到时风声走漏,难保不会横生枝节。
她忧心路,幸而递上名帖时,听公主府
仆役答复说,郑筠今日抱恙,并未出门,就在府中。
元赐娴松口气,跟随仆役到
中堂。
郑筠很快就来,看上去气色尚可,并未有所谓抱恙姿态。她手里拿
个檀色
小木匣,
见元赐娴就开门见山地淡淡道:“县主要
玉戒。”
何况,哪怕将这点勉强解释为郑筠
不争与大度,这事还是没法解释得通。毕竟她想到那块璞玉纯粹偶然灵光
现,并非及早预谋,郑筠又如何笃定
她会来?
她突然联想到上回那封被寄到舒州,提醒陆时卿归途小心密信。当时
郑筠也像是通过某些渠道提早得知
什
消息。虽说到头来,归途风平浪静,但她并不觉得消息是
元赐娴着实愣愣。她可还什
都没说。
她伸手接过匣子,启盒盖
瞧,见里头果真是枚通体玉白无瑕,成色、质地堪绝
环戒,疑惑之下抬头问:“贵主怎知
今天来意?”她说完很快反应过来,再问,“您是有意称病在府,在这里等
?”
郑筠扯出个笑来,没有说话。
元赐娴知道时辰紧迫,见她不答,便先把匣子交给身后拣枝,言简意赅道:“八百里加急,密送到滇南。”
这枚玉戒得在陆时卿到达滇南之前发挥作用,所以她没法亲自送。从长安到边陲足有三千多里,靠个人
脚程就太慢
。陆时卿已走
日
夜,任她马术如何超绝,也不可能后来居上。唯
法子便是以驿站传信,
路换人换马,日夜兼程,
刻不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