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非旧时月,春非旧时春,成不变者,独剩
人。
春天过去还会再来,可你已不在……这首歌表达作者被逝者独留人间
痛恨与感叹。若把这感叹反过来理解,也是
首以漫天花雨送别逝者
佳句,很适合眼下
超高龄社会。
在黑田杏子女士笔下,连老年痴呆都很
折断亦绽放,百合之花。
作者身为“现实世界败将”
挫败感,以及与之完全相反
强烈气魄扑面而来。自从读到这
句,百合花在
眼中便成
昂然走向断头台
贵妇。
初夏来临时,会想起西东三鬼[5]
。
人到中年,好似夜里远眺,成熟桃。
其中苦涩与曲折、烂熟与断念,正适合这种诗歌类型。话虽如此,这种娇艳欲滴
情色感又是怎
回事。玫瑰、百合与桃属于初夏
风物,无不饱含对生命
倾倒。
每当发表与老年人相关
演讲时,有些问题
定会被问到。比如,有人提出,在照顾因重病而卧床不起,或患有重度痴呆症
老人时,“不惜做到这种地步也要活下去吗”……说出“不惜做到这种地步”
不是老年人自己,而是照顾他们
人。哪怕这些人是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等到自己将来也变成那样,又会作何感想呢。
无论身体变得多行动不便,也能感觉到日照与时令
变化。晚上睡觉前会祈祷,希望自己明天也能醒来;早上睁开眼,会因太阳升起而喜悦,到
傍晚会庆幸又度过
天,为此而安心……就这样日复
日,希望自己活得再久
点。其中又有人给自己树立微小
目标,比如“活到下次樱花绽放”“活到萤火虫
季节”,这不是很好吗?文章开头
那句“活下去”,就饱含
类似
愿望。况且五月
风,绝对值得让人活着感受。
有种时令之花总是与死亡
同被吟咏。那就是樱花。西行法师[6]
名句“唯愿身死春樱下,在那如月[7]
满月时分”,如今读来通俗易懂,句中深切
愿望也可理解成:“至少要活着看到今年
樱花……”
以前每到樱花季节,
总是忙得团团转,来不及赏花,花就谢
,只好感叹此刻心情恰如“今春又将逝”[8]所吟咏
那般。五十岁以后,
渐渐开始重视每年
赏花,即使再忙也要抽时间去
次。好在山里
房子海拔较高,就算错过
平地上
樱花,只要不断往山上走,就能再赏
个月左右。等
以后有
空闲,就随樱花前线[9]
起北上赏花,直到厌倦。
《古今集》[10]里有首和歌,据说是在原业平[11]所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