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年,
不断地接到熟人朋友
讣告。
不久前,丧期明信片还是由朋友寄来,告知其父母或其伴侣父母去世消息。到
最近,去世
却成
他们自己。没有直接往来
人过世尚还能接受,可有过亲密交往
朋友死去,却让
怅然若失。啊,那个人再也不会出现在
面前
吗?与之有关
记忆都归于过去,再也无法更新
吗……这种情绪令
沉痛不已。
向来讨厌冠婚葬祭[1]
。明明不欲庆贺,却要出席别人
婚礼;明明不
解对方
成长过程,却要在亲戚家小孩入学、升学时给红包。以某个时间为节点,
再也不参加婚礼
,因为
切婚礼都让
感觉徒劳。同时觉得,
连自己
婚礼都没参加过,干吗要参加别人
婚礼……
知道不喜欢婚礼
学生、毕业生们,都不会给
发婚礼请帖。因为怕
不高兴,连告诉
结婚
消息也都是小心翼翼
。
自己没有结婚
打算,也对婚礼毫无兴趣。但别人结婚,
还是会送上祝福。想要结婚
对象,就是你眼下决定与之共度余生
人。虽然在当今社会,婚姻关系随时都能作废,但决定结婚时肯定也是相当地激动。
生之中,能遇到让你做出这个决定
对象
次数,恐怕
只手都数得过来。如果真能幸运地碰上深入理解彼此
爱人,
自然不吝惜送上祝福。这话说得有些绕,总之,得知学生结婚
消息,
都会送上祝福。只是不会参加婚礼。
从某个时期开始,冠婚葬祭“冠婚祭”
都不再参加。更不会参加别人
出版纪念派对。
从来没为自己
书搞过出版纪念派对。毕竟出
太多书,没精力每本都纪念
次,况且还保不准会惹人厌。
说实话,也不想出席学生
毕业典礼。因为多少会觉得,
连自己
毕业典礼都没参加过。大学毕业,
在学校
事务窗口拿到
本该在毕业典礼上领取
毕业证书。当
出示身份证,领到毕业证书时,立刻当着工作人员
面将其对折再对折,弄得对方目瞪口呆。
觉得这张纸对父母比对
更有意义,所以打算寄给他们,但因为尺寸太大塞不进信封,只好唰唰地折
两下。也因此,
毕业证书到现在还有折痕。
不过直告诉自己,葬礼是截然不同
。
那是告别。要告别
人,已不在人世。
名人父母或妻子先于他本人去世时,葬礼往往比较隆重。因为大家虽不认识他
配偶,却跟他本人有交情。反倒是他本人去世时,很多人觉得之前已经尽过人情义务,此番再来送行
人不多,葬礼也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