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子夜》十九章,始作于九三
年十月,至
九三二年十二月五日脱稿;其间因病,因事,因上海战事,因天热,作而复辍者,综计亦有八个月之多,所以也还是仓卒成书,未遑细细推敲。
但构思时间却比较长些。
九三○年夏秋之交,
因为神经衰弱,胃病,目疾,同时并作,足有半年多不能读书作文,于是每天访亲问友,在
些忙人中间鬼混,消磨时光。就在那时候,
有
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
企图。后来
病好些,就时常想实现
这“野心”。到
九三
年十月,乃整理所得
材料,开始写作。所以此书在构思上,
算是用过
番心
。
现在写成,自视仍复疏漏。可是
已经疲倦
,而神经衰弱病又有复发之势,
不遑再计工拙,就靦然出版
。
原定计画比现在写成
还要大许多。例如农村
经济情形,小市镇居民
意识形态(这决不像某
班人所想像那样单纯),以及
九三○年
“新儒林外史”,——
本来都打算连锁到现在这本书
总结构之内;又如书中已经描写到
几个小结构,本也打算还要发展得充分些;可是都因为今夏
酷热损害
健康另外他
哲学史著作:《古代哲学史》、《哲学史》在西方哲学,只好马马虎虎割弃
,因而本书就成为现在
样子——偏重于都市生活
描写。
仍得感谢医生诚实,药物有灵,使
今日还能在这里饶舌!
茅盾九三二年十二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