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长矛兵团,那是真正国际战士,谁出钱帮谁,今天帮法国打普鲁士,明天帮普鲁士打法国。但是,慢慢地,国王们发现雇佣兵也不够用
,因为战争扩大到
定规模后,不再是几百人几千人参战,而是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参战,这时候靠雇佣兵打仗就越来越不现实
。为什
?因为这个钱烧不起。而且,雇佣兵“人尽可夫”,缺乏政治忠诚,也会影响战斗力——大家想想,如果
个士兵打仗
时候觉得自己是在保家卫国,他可能会很愿意抛头颅洒热血,“死不旋踵”,但是如果他打仗
时候满脑子想
是,“对面那个国家会不会出价更高”,他就很容易心猿意马,对不对?
所以,到18世纪末,雇佣军慢慢就被淘汰。更稳定、更庞大、更忠心耿耿
常备军登场
。蒂利
书中有统计,1500年,法国
武装士兵只有18,000人,但是到
1850年,变成43万人;英国同
阶段则是从25,000人变成20万人;俄罗斯
士兵则从1600年
35,000人变成85万人。常备军
出场,可以说是中央集权化最重要
步。此前,国王和贵族
力量在很大意义上是对称
,此后,这种对称性就不复存在
。
战争缔造国家机制之二:中央财税机制
战争增强国家能力第二个机制,是促进现代“财政国家”
建立。
在封建体制下,老百姓当然也要交各种苛捐杂税,但是,通常而言,他们主要不是交给国王、z.府,而是交给领主、教会。当然,贵族也要向国王交税,但是贵族税基和全民
税基,覆盖面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
是,贵族
谈判能力和普通民众完全不同。贵族有武装、有骑士、有民兵,而国家没有常备军。而且,贵族数量相对少,所以组织成本低,他们联合起来对抗国王
难度远远低于农民组织起来对抗国王。
所以,在封建体系下,国王向贵族收税容易吗?当然不容易,基本上是看贵族心情——心情好,就多交点;心情不好,就不交
。国王如果不服,还经常被吊打。你们看英国王室早期
历史,几乎就是
部国王被贵族、教会轮番吊打
血泪史。中世纪
时候,英国王室还经常以巡回法庭
方式到全国各地去断案,收点断案费,也算是创收项目
。
但是,16世纪后,随着战争加剧,这种“化缘”式
财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这
点不难理解,无论是转型早期
雇佣军,还是后来
常备军,没有钱,怎
养?像普鲁士
常备军,1640年只有2000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