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这是孔子十年来心血之作,他
主张已经注定不能实行,便只能根据鲁国
史书作
《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止当下(公元前476年),共包括鲁国十二个国君。以鲁国为中心记述,尊奉周王室为正统,以夏商为借鉴,文辞简约,却蕴含着孔子
“微言大义”。所以吴、楚
君主自称为王
,在《春秋》中仍贬称为子爵;赵无恤在黄池与诸侯会盟,实际上是召周敬王入会
,而《春秋》中却避讳地记载为“周天子巡狩”。依此类推,《春秋》就是用这
原则,来褒贬当时
各种事件。
君子最提忧就是死后什
都没留下,孔子希望,能借此把自己
些想法留下来。这部史书,就是他思想
化身,所以孔子才说,“知
罪
,其唯春秋!”
然而,自从回来以后,发现鲁国切痕迹都不翼而飞,又在大野泽畔“遇麟”后,孔子却突然意兴阑珊起来。
刮去之前几句“微言大义”
废话,又书写下遇麟这
跌跌撞撞,终于在年关将至时候,孔子回到
他出生
地方,鲁郡陬邑……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孔子心情十分复杂,年纪不大
乡人们早就认不出他来
,只知道这位老者是大名鼎鼎
孔丘,也是当今赵国国君敬重
人物,他
许多弟子都在鲁郡为官,不免对他多
几份敬畏。
孔鲤与孙儿子思迎着他回到孔氏老宅,切如旧,这
家人团聚
日子,他们盼望
许多年,终于实现。
这世
孔子是不幸
,理想比历史上受到
打击更大。但他也是幸运
,爱徒颜回、子路尚在,儿子也因为鲁国医疗条件
改善,没有夭折,如今侍奉于膝下,他也不必数次发出“天丧予!”
悲呼……
安顿下来后,孔子做第
件事,就是让子路将专门装重要简册
箱子搬来,他自己眯着眼睛翻捡,却不再关心前些日子那些视若珍宝,希望从里面找到所谓天命
《易象》竹简,而是找出
仍在写作中
《春秋》……
孔丘弟子们都知道,夫子在做学问时,文辞上有可与别人商
时候,他从不独自决断。然而到
写《春秋》时就不同
,应该写
定写上去,应当删
定删掉,就连颜回这些长于文字
弟子,
句话也不能给他增删。
孔子精神抖擞,自从生病衰老以来,难得如此清明过,他坐在案几前,举起手,话语里不带情绪地说道:“笔。”
子思送上笔。
低头书写会,孔子又抬起
手:“削。”
孔鲤献上铜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