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不对……”
驿使往嘴里灌口水,摇
摇头:
“是七月己卯,今日傍晚!”
……
驿使匆忙吃喝番,用冷水激
激脸,顾不上休息,便跨上新换
驿马离开。他肩上背着装有传书
红白两色挎囊,
只手高高举着通关符节,紧抿着嘴,驾驭红鬃马,如
支箭般,向东绝尘而去!
任弘应诺,跪坐在蒲席上准备书写,可瞧那传书,却是
愣。
“元凤二年八月癸亥,大司马臣光、御史大夫臣欣,承制诏侍御史曰:
骏马监傅介子奉诏使西北国。
御史大夫欣下右扶风、陇西、安定、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诸郡置、厩,承书以次为驾,当舍传舍,为驾三封乘传,如律令!”
这是汉朝传书标准格式,
年前由大将军霍光命御史府下达,意思是沿途点到
各郡置所客舍,都要按照规格接待去往西域
朝廷使者傅介子,勿论去来。
己又检查遍,问道:“现在是什
时辰?”
任弘方才已经问过值夜人,就算是起最晚
鸡,也已经叫完许久,而天空仍是
片黑暗,遂禀报道:“七月己卯,几旦!”
和后世以为,古代不管哪个朝代都是十二个时辰不同,至少在河西走廊,大家过是“十六时制”,
天有十六个时称。
从0点开始,分别是:夜半、鸡鸣、晨时、平旦、日出、蚤食、食时、日未中、日中、日失、餔时、下餔、日入、昏时、夜食、人定。
而在悬泉置这样驿站,更是将时间细分成
三十二个!比如将晨时(3至4点半)分成
鸡后鸣、几旦两个点。
他还
不会错,类似
传书记录,悬泉置已有
份,任弘曾反复翻阅过。
那次是前往西域记录,而如今再见这传书,则意味着傅介子,已经回来
!
驿使话,更是应证
这点:“傅马监已至郡府,他急着赶回长安,只在敦煌城里休憩
夜,
早便要东行。”
“郡守和督邮令赶在他们之前,通知沿途各置所,依次做好接待准备。”
任弘连忙向驿使询问:“傅马监何时会到悬泉置?吾等杀羊宰彘可还来得及。”
因为他们必须确认,每封传书抵达、离开
具体时间,若是不够精确,往后出
事,追究责任就要扯皮
。
所以任弘觉得吧,悬泉置还缺少个对“悬泉三十二时称”大声敲锣报时
岗位。
在确认封印无误,记好时间后,徐奉德才轻轻打开传书。
他扫视上面字,眼睛睁得老大,然后便狠狠瞪
任弘
眼!
传书被递给任弘:“速速记录在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