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件啊,搁那会儿也是超级大手笔
。您想,严嵩父子权势大不大,他们爷俩花
辈子时间,也只搜罗到十几件,明宫里也差不多是这数量。这位中国商人能量可真不小,居然能从宫中窃出这许多至宝,背后不知隐藏着多少悲惨故事。
“那位中国商人
,应该就是许信本人。”
原来许信闯入日本,在当地还是有接应。那会儿不像现在,如果孤身
人贸然进入陌生国度,没有当地华侨配合,是不可能
。
“然后许三官帮他从木户氏抢回玉佛头吗?”
木户加奈轻轻摇摇头:“《三官文书》里没提这个,但
要说
,是另外
件事。许三官提及
个与许信密切相关
关键词,叫作柴窑。嗯,没错……应该是叫柴窑吧?”
听这个名字,耳朵立刻竖起来
。柴窑?那可是中国最富传奇色彩
瓷器
。
柴窑是后周皇帝柴荣官窑,被称为“诸窑之冠”。当时制瓷工匠请示柴荣,想要什
颜色
。柴荣颁下谕旨:“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后来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做出来号称“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柴瓷绝品。因为柴窑存世时间短,所以存世极少。古人称之为“柴窑最贵,世不
见”,在明代都已经属于极其珍惜
奇器
,地位在汝、官、哥、钧、定五大窑之上。清代之后,柴器几乎彻底消失,偶尔有残片问世,都能卖出天价。即便是《玄瓷成鉴》里,也感叹说柴瓷难睹,几乎未有过手
机会。
“柴窑和许信有什关系,又是怎
被日本方面记录下来?”
连声追问。
木户加奈道:“根据文书说法,当时丰臣家有
位痴迷茶器
近臣,许下重金,悬赏收买柴窑精品。然后有
位大明商人来应征,说已经设法从大明取得柴器十件,运来日本。结果这位商人拿走订金之后,再也没
消息。近臣拜托岛津家着意打听,许三官也暗中询问,才知道原来许信在日本取回佛头后,返回途中恰好遭遇这条叫作福公
海船。许信发现船上居然藏有柴器重宝,皆是宫中之物,勃然大怒,要求对方立刻回转大明,见官自首。双方
番争斗之下,许信将这条海船击沉,可惜那十件柴窑名器也随之沉入海底。”
船上有水手侥幸逃生,回到长崎。这件事原委,才有机会大白于天下。
对先祖许信
直特别钦佩,没料到他居然悍勇如斯,取回玉佛头不说,还搂草打兔子,截击
偷送国宝出境
船只。唯
可惜
是那十件柴窑名器,就这
深埋海底,从此不见天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