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水!”
更清晰呼喊声从外面传来,荀彧手中
毛笔
颤,险些把墨汁滴到铺好
竹简之上。冬季风干物燥,皇宫内又多是木质建筑,最怕火灾。如果烧起来,那可是会连绵
片,无休无止。
荀彧迅速站起身来,推开门快步走出去。大门开,门外
寒风趁机呼地吹进来,他惊愕地看到,禁中寝殿方向在北风呼啸之下燃起冲天大火,火光照亮
半个天幕。
※※※
皇宫里已经乱成团,宿卫
戍卒、卫官们跑来跑去,吵吵嚷嚷,到处都是叫喊声,有朝宫外跑
,有朝宫内跑
,像
群没头苍蝇。他们多是来服徭役
乡兵和村民,根本没受过任何训练,碰到这种事完全不知所措。
从昨天开始,荀彧就直没有离开过尚书台。
曹公大军如今驻屯在官渡,安抚许都乃至整个大后方
工作就落在他
肩上。各地
文书如雪片般飞入这小小
尚书台,几乎每
份都加盖着“急报”
符印,都要他代替曹公来做出决断——这是信任,也是沉重
责任。
何况皇上又在重病之中,早已传诏不见外臣,许多朝请奏议也得由他批转。
“天下方乱,国事未已呐……”
荀彧揉揉有些酸疼
眼睛,将油灯剔亮
些,把裹在身上
大裘又紧
紧。连续数天
熬夜,让这位面如温玉
谦谦君子也显得憔悴起来,细微
皱纹在眼角额间悄然滋生,那
缕黑亮
长髯垂在颌下,已略有卷曲。
只有个小黄门站在高处,大喊
荀彧不仅是曹操在政治上左膀右臂,而且还是朝廷
尚书令。这双重身份让他变得极为忙碌,既要为曹操分忧,也要保证朝廷
尊严。
位仆役将竹炉里残留
灰烬捅
捅,几点有气无力
火星闪
闪,随即熄灭。他无奈地把目光投向荀彧,荀彧看
眼快被冻住
砚台墨池,叹
口气,挥动手掌。仆役连忙取来几截炭棍丢入炉中,趴在地上拼命吹气。
荀彧直不肯使用雒阳山中产
精炭,那种炭火力很足,产量却很低,有限
几百斤都被荀彧转送去
皇宫和司空府。普通
柴炭容易生烟,影响批阅公文,所以荀彧只在屋里实在太冷
时候才添上几根。他觉得既然自己是尚书令,就该为百官做出表率。
火苗腾地从炉中又冒出来,屋子里
温度略微上升
些。荀彧搓搓手,伸手又取来
卷文书,熟练地扯开外束
丝绳。
就在这时,从窗外隐隐地传来阵呼喊声。荀彧微微皱
皱眉毛,侧耳去听,他是个谨慎
人,这是在皇宫之内,如此大声喧哗可不怎
成体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