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他是想去东便门迎接太子?”汉王沉声问道。
“正是。太子从南京路赶来,都是沿漕河北行。东便门是千里漕河
终点,乃是必经之处。吴定缘
定是朝那边去
。”
汉王抬起手来,用方金丝手帕擦去嘴边
血迹。牙齿断折
痛楚,从嘴里
阵阵传来,搅动得他
心神愈加烦躁。这
长时间
精心筹谋,只差
步即可达成,千算万算,却偏偏横生出这种枝节!
他并不怕吴定缘逃走,但如果外围还有个急速赶来
太子,意义就完全不
样
。
“你不是说,
神主牌位*贼,已经冲到
御街之上,朝着东边漂去
。
“东边?”
杨士奇隐隐捕捉到什
。吴定缘
这
连串举动,可谓天马行空、不拘
格,竟被他硬生生砸破
僵局,固然令人赞叹,可目
呢?以这人表现出
缜密与决断,绝不会只是单纯泄愤。现在他居然驾着龙棺借水东去,御街东边有什
地方他非去不可?杨士奇在京城为官多年,对城中地理十分熟稔。他心中暗过
遍京城舆图,猛然醒悟。
在京城东南角有处东便门,外有大通桥。桥下有
个巨大
转运码头,承接大通河,绵延到通县高丽营与白河连通,直去天津卫。这
段河道称为白漕、北运河,是漕河
终点。
其实这条河原本终点,是在北方
积水潭,与昌平
白浮泉水联通。只因永乐陵寝选在
昌平天寿山,不能再借水怕惊扰龙脉,所以如今积水潭
漕运已废,城内御河变成
像内秦淮
样
风景游玩之地,漕运码头遂东移至大通桥处。
吴定缘曾经提过,太子正在赶回京城路上。以常理度之,走漕路是最快
办法。若他所言不虚,太子应该是在东便门外大通桥下船。难道说……吴定缘竟想驾着龙棺去东便门迎太子吗?这想法简直荒唐!可杨士奇思来想去,竟无第二种可能。
无论汉王、张皇后还是朝重臣,都陷入
惯性思维:谁去导引龙輴龙棺,谁就是嗣皇帝。只有吴定缘来
招釜底抽薪,太子不来就龙棺,那就让龙棺去就太子。大胆、精妙,而且亵渎。这是杨士奇对这个计划
评价。
无论如何,只要能阻止汉王计划,就是
个好计划。杨士奇正想办法如何突破大水阻挠,也赶去东便门,却不防突然有人偷偷拽
下他
衣袍……
杨士奇能想通事,朱瞻域也能想通。
他此时拼命摇动船撸,胖胖脸颊上汗水肆流。小舟迅速游出端门,前方是高大
承天门城楼。这条路汉王走过无数次,但乘船还是头
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