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敦睦馆于成都之间外交联络通道
共有三条:普通信件与文书
般交给有蜀汉官方背景
商船队传送;保密文书通过武昌西牛津码头
外交船只送回蜀汉;而特别紧急文书则会使用吴国
陆路驿道由武昌直接送抵江州。
现在牛津码头外交船只已经无法使用,陆路驿道更不可靠,薛莹完全可以制造随便什
借口,让文书在路上延迟上几天。荀诩看起来只有
种选择。
他转身上马,抖动缰绳向着武昌东侧龟山码头奔去。
龟山码头是武昌最大民用港,与武昌
方山港
东
西支撑起长江流域商业活动
水路枢纽网络。龟山港口里常年客商云集,除
东吴与蜀汉
商旅以外,甚至连曹魏、西域、邪马台、高句丽、身毒等地
商船也能见到,放眼望过去
片五颜六色
商旗,十分热闹。码头旁边还特意建有商栈、旅店以及其他服务型行业,以方便来往商人,俨然已经成为
个武昌
卫星镇。
荀诩到龟山码头以后,高举着敦睦使
旗号呵斥路上
行人与牛车让开,无视“禁止马驰”
标志牌,直接纵马来到
蜀汉商船专用
停泊区。
作为东吴重要盟友与贸易伙伴,蜀汉商队在吴国经济中占有无可取代
重要地位。因此出于外交与经济目
,吴国在龟山码头特意设置
个汉商榷所,专门用来停放蜀汉籍
船队。码头
守卫
看到荀诩举
旗帜,也不敢拦阻,让他
路畅通无阻地跑到
汉商榷所泊位之前。
此时停泊在这里商船足有二、三十条,每
条船上都挂着两面旗子,
面是象征着蜀汉船籍
炎汉黄旗,
面是自己
商号标旗。黄旗高挂正中桅杆,标旗则挂低上
格。荀诩骑着马在码头边上转
圈,来到
艘标旗写着“糜”字
青桐大船之前。
这是艘属于糜氏家族
商船,糜家在成都是赫赫有名
豪商,其家主就是昭烈皇帝麾下
老臣糜竺。糜竺早在徐州时就是身价亿万
商人,后来追随刘备入川,被封为安汉将军;因他弟弟糜芳投降
吴国,糜竺十分不安,最后竟病死于章武二年。他
家族从此不再参与政治,而是重新回到商业领域发挥糜家
特长,蜀汉朝廷也在政策上多加扶持。久而久之,糜家便成为
蜀国举足轻重
豪商,麾下
商船队有几十艘之巨,比起糜竺当年
资产还要多。敦睦馆
日常文书就经常通过糜家船队送回益州。
“敦睦馆急使!有人在吗?”
荀诩冲着船舱里大喊,很快个商人打扮
老人走出来,用手遮住太阳光朝荀诩这边望
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