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大人,狐参军呢?记得他今天也应该到场
吧?”
“噢,他已经出发。”
荀诩大吃惊,“出发?他出发去哪里?”
“当然是前线。”谯峻漫不经心地回答,他很少关心技术以外事,“昨天晚上第
批两百五十台木牛
运补队已经上路
,军情紧急啊。这是木牛首次投入
从旁边拿起卷素绢摊开给他看:
“你看,这是“木牛”设计图。它以普通双轮架车为底盘,创造性地加装
个牛头形前辕,可以在险峻山路和栈道行走时有效地保持平衡;
辆木牛
载重量达到
十石,且只需三名操作者,比起传统双轮架车效率提高
三成多。”
然后他又展开另外幅绢图:“而“流马”在设计上则强调速度,
般用于紧急运输
场合;它前置单轮,轮上托板与两支前推手柄经过
优化,以巧妙
连接在
起,既减轻
车子本身重量,又加强
平衡感,只需要
个人即可推走,载重量最高达到八石。”
谯峻说完把图纸卷起来,把荀诩拽下高台。两个人走到架木牛跟前,用笔杆敲
敲把手与托面之间
关节。荀诩注意到那关节处被
圈铁圈套住,外表擦得锃亮。谯峻拍拍车身,得意洋洋地说:“
们在木牛流马
关键部位以铁制枢节代替木制枢节,并简化
车身结构,这让“木牛”与“流马”在满负荷
状态下每二百里、
百五十里才需要检修
次;旧式轮车往往每走五十里就不得不停下来修理。跟木牛、流马相比,那些车子就好像纸糊
样。”
谯峻兴致勃勃地边左指右点
边从嘴里吐出
大堆数据和专业术语。他旁边
荀诩只有点头
份儿,
点都插不上嘴。等到他停止说话,荀诩才用外行人
口吻总结说:
“总之,会比以前运送更快更多,对吧?”
“那当然。比起那些只知寻章摘句书虫们,
们才是汉室
基石。”
谯峻神气地点点头,看得出他对此十分自豪。他有
位族侄谯周,在朝廷内担任劝学从事,是益州有名
经学大儒;叔侄两个彼此都看不顺眼,互相指责对方是搞奇技*巧
工匠和腐儒,这故事在蜀汉内部流传很广。
荀诩耐着性子听谯峻说好长时间,才从这个老人强烈
技术表现欲下解脱出来。他左顾右盼,发现已经过
差不多半个时辰,现在木牛方阵已经完成
出发前
检修工作,开始装运粮食
。许多赤裸着上身
民夫扛出
袋袋粮食、蔬菜与腌制好
肉条,把它们搁到木牛车上,再用麻绳捆缚好。
可狐忠到现在还是没有出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