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状元,那就威风,牌子上可以写上“状元及第”“钦点翰林”这样
大字,招摇过市,引得无数百姓感叹不已,抓住自己孩子
脑袋使劲晃,将来
定要学他!
二甲和三甲怎写牌子呢,他们
牌子上会列明“同进士出身”“两榜出身”这样
字,也是很多人倾慕
。
进士牌子好写,人家毕竟见过大世面,那举人怎
办,不能写中进士,也不能写两榜,放心,办法是人想出来
,举人出门
时候,由于可写
不多,他们充分发挥
创造力。
比如他是丁寅年江西乡试中举,就写个牌子“丁寅举人”,再想想,老子在县衙是主簿(正九品),官位低是低
点,但也是官嘛,于是第二
句。其实他很有可能是答非所问,慌不择路爬出去,谁知道呢。这是见面
第
步,摆出身。
下面是第二步,大家既然都是进士,那就好谈,谈下
个问题,何时中进士
。
谈之下,甲是洪武十六年
,乙是十九年
,丁是二十二年
,丙资格最老,是洪武三年
,这就类似今天见面问人:您
哪
届毕业
啊,喔,是师兄啊,失敬失敬。当时可不是说两句就能解决问题
,这个时候,那三位就要向丙行礼
,这是规矩,不管你官和年纪比对方大多少,遇到比你早登科
就要行礼。这是第二步,摆资历。
第三步就是比名次,哪怕都是进士,也有个优等名次问题吧,甲说:
是三甲同进士出身,乙笑
下:
是二甲进士出身,丙也笑:
是二甲第十五名。
这个时候丁说:是庶吉士。
那几位马上就不笑,乖乖
站起来行礼,这是因为庶吉士实在来头很大。
在所有进士中,只有
甲三人可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挑选精英考试才可成为庶吉士,他们
职责是给皇帝讲解经史书籍,并帮皇帝起草诏书,是皇帝
秘书,权力很大,到
明朝中期,更形成
不是庶吉士不能当大学士
惯例。
你说庶吉士厉害不厉害?
这三套摆下来,大家心里都有数,将来多多关照啊,科举势力就是通过这样
方式排定秩序,形成强大力量
。
考上进士对于当时
人太有诱惑力
,而考
个好
名次也有额外
吸引力,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也就是穿着官服回家给当年
穷哥们、邻居家大婶大哥看看,这个时候,排场越大,面子就越大。
大家在电视上看到过,古代*员出行都要带大堆人,前面有打锣
,举牌子
开道。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些举牌子
,学问都在牌子上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