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就是糊涂考糊涂,出题人不知道是什
意思,考试
人也不知道,这样考出来
是什
人才?
八股说到底是种形式而已,就算古板,应该也不会造成太大
负面影响,别急,明朝统治者们还有杀手锏,这
招才是最厉害
。
明朝规定,所有文章不能有自
个牌子就写“某县主簿”,此外还有什何年何月被表彰过,有何政绩,都可以写上去,反正能骗骗老百姓就行
。
正是这样诱惑,使得无数人前仆后继,向着官位前进,可正如前面所说,当官哪有那
容易呢,朱元璋及他
子孙们早就为他们设置
最困难
道关卡,这道关卡不但改变
历史悠久
科举制度,让无数人陷入极端
痛苦中,在某种程度上,它还影响
中国未来几百年
命运。
这道关卡就是八股。
【八股】
这是个很值得
提
现象,八股可以说是明朝
发明创造,这套玩意自朱元璋起,到明朝中期发展完善,影响
后来近五百年
知识分子,不可不说。
学子们考试科目分为三场,第
场考经义,也就是四书五经,第二场考试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靠时务策论,也就是给你个事情让你分析,颇有点应用文
意识。其中最重要
就是经义,这是取士
关键。
那时候考生们不像现在
学生,考试前要复习很多内容,对他们而言,只要背好四书五经就行
,题目只能在这里出,不可能有别
题目。范围相当小,背起来容易,而且写文章时有规定
字数,
般不超过五百字,不象现在
某些命题作文动不动就要千字以上,这
看来,当年
考试似乎要容易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关键在于格式和个人发挥,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你不能随便写,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你想多写个字也不行,真是害人不浅,很多人都是
边写
边乱编,只为
凑字数,达到对偶
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内容,废话满篇。
痛苦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
老师,四书五经只有那
多字,各级考试都从里面出题,而出过
题
般是不能再用
,于是老师们奇计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如把
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
几个字拿来考人,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
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
意思,何况学生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