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脖子松’应该是在鸿台那边儿呀。”寒月横生枝节,提出疑问。
“鸿台那棵是‘吊钟松’,堤三番町这里
才是‘吊脖子松’哪。为什
会有这个名字呢,原来,从古来就传说,不管谁,
来到这棵松树下,就想上吊。堤上本有好几十棵松树,可只要
发现有人上吊,赶来
看,准吊在这棵树上。每年总要有两三个人吊死在这里,全是不愿意
战伤大堆
小学时代
朋友
名单。
看
名单上
个
个
名字,不由地觉得人世真没意思,做人也真无聊。
母亲在信
结尾写道:‘
年已衰老,祝贺新春
年糕汤,要吃恐怕也只能是今年这
次
……’写得怪让人放心不下,这更使
心情沉重
。
盼着东风能早点来,可这位老兄总也不来。这时已经吃过晚饭,
想给母亲写回信,写
十二三行。母亲写
信足足有六尺多长〔33〕,
可没有那种本领,每回总是写个十行左右就完
,只好请她老人家担待着看吧。这时,由于
整天也没怎
活动,胃里十分不舒服。
想东风如果来
,就让他等等好
,
出去送信,同时也稍带散散步。这次和往常不同,
没有往富士见町那个方向走,而是信步向堤三番町那边走去。正赶上那天晚上天有点阴,凛冽
风从护城壕
对岸刮过来,冷得很。从神乐坂那边驶来
火车,呜
声,从外壕堤下通过,令人产生
种非常凄凉
感觉。岁末、战死、衰老、人世无常等等,所有这些东西,在
头脑里走马灯似
来来去去。
忽然想起经常听说有人上吊而死,是不是就因为受
这种气氛
诱惑产生
死
之
念头呢。
抬头望
望堤上,不知不觉正好走到那棵松树下边来
。”
〔27〕“东风”在近代日语中般要用汉音
读法,但另外在古代诗歌中还有纯日本音
读法。
〔28〕用日本固有音,读“越智东风”
名字,就和古代语中“远近”
词同音,“远近”也可写作“此方彼方”。
〔29〕日本小说家、散文家、俳句诗人尾崎红叶(1867—1903)写小说。
〔30〕“行德”为地名,当地出产“傻瓜贝”。此语意谓“又糊涂又世故”之意。
〔31〕杂技种。
〔32〕泊利·倍恩(1864—1928),英国幽默作家。
〔33〕日本老式书信都用“卷纸”写,故有六尺多长说法。
“你说是哪棵松树?”主人打断
迷亭
话,插
句。
“就是那棵‘吊脖子松’呗。”迷亭缩下脖子回答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