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这样
具体观念,也会对坐禅产生某些定见。如此
来,你就会把自己和坐禅分成两边,你在其中
边,坐禅在另外
边。这样,你与坐禅就会变成两回事。
当你能把自己与坐禅合而为,那就会是青蛙
坐禅。
们常以为,青蛙坐着
时候才是坐禅,跳跃时就不是坐禅,这是个误解。如果你明白“空性”意味
是
切总在当下,那样
误解就会消失。
整体存在并不是万物
总和,整体存在是不能切割为
部分、
部分
,它总是在当下,也总是在作用,明白这个道理就是开悟
。所以实际上,没有特定
修行是真正
修行。《心经》上说:“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心……”这个“无心”就是禅心,
切无不包含在其中。
用正念来坐禅
思维或观察事物时,们应该心无挂碍。
们应该如实地以万物
本然面貌接受它们,
点也不用勉强。
们
心应该够柔软、够敞开,以便能够理解事物
实相。
当们
思维够柔软,就称为“泰然之思”,这样
思维总是稳定
,这就是“正念”。散乱
思维并非真正
思维,
们
思维应该保持专注,这就是“念”。不管有没有
个对象,你
心都应该稳定而不散乱,这就是坐禅。
所以,没有必要费劲去以某种特定方式思考,你
思考不应该是偏向
边
。
们只应该用整个心来思维,不费力气地以万物本然面貌来看待它们。就只是去看,就只是准备好用整个心去看,这就是禅修。
如果们能够随时准备好去思考,就用不着花力气去思考。这种预备好
心灵状态称为“正念”,正念同时也就是智慧,但是,
们所说
“智慧”并不是指某种特殊
心智官能或哲学。心
念兹在兹就是智慧,所以智慧可以是各种不同
哲学或教法。
但们不应该执著于特定
智慧,例如佛陀所教给
们
那些。智慧不是某种学习得来
东西。智慧是从你
“念”生发出来
。所以重点是,准备好观物,准备好思维。这被称为心
空性,而空性又不外乎是坐禅
修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