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清史稿》13,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019页。
(16)茅海建:《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上海人民出版社,19
(5)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岳麓书社,1998年,第344页。
(6)《曾国藩全集·书信》2,岳麓书社,2011年,第675页。
(7)史载当时咸丰“立召见军机大臣欲罪之。祁公寯藻叩头称:‘主圣臣直者。’再季公芝昌会试房师也,亦为之请”。这则史料出自曾国藩弟子黎庶昌之手,真实性应该没有问题。
(8)《曾国藩全集·奏稿》1,岳麓书社,2011年,第26页。
(9)坐观老人:《清代野记》,巴蜀书社,1988年,第2页。
曾国藩这个大计划,要求曾国藩马上率师东下,
鼓作气,“不可迁延观望,坐失事机”(37)。
曾国藩曾上奏咸丰,提出立即东下三个困难:
是经过从岳州到武昌
系列激烈战斗之后,湘军减员严重,战船大量损坏,武器弹药不足,且“屡胜之余,志骄气溢,殊觉散佚,暗伏挫败之机”。必须进行较长时间
休整和补充。
二是太平军仍有相当实力,湘军若孤军深入,很有可能陷入太平军包围之中。
三是湘军没有稳固后方,迅速东下江西安徽,没人供给军饷粮草,“军火、银米
有缺乏,军士溃散,前功尽弃”(38)。
(10)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0页。
(11)《曾国藩全集·日记》3,岳麓书社,2011年,第227页。
(12)马忠文、任青编:《薛福成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97页。
(13)《清史稿》13,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014页。
(14)《曾国藩全集·日记》2,岳麓书社,2011年,第239~240页。
应该说,曾国藩这些考虑是有远见
。但咸丰皇帝拒绝接受曾国藩
意见,强硬地命令他迅速东下。这下就打乱
曾国藩
计划,也导致他陷入困境。
(1)《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2011年,第439页。
(2)黎庶昌:《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第48页。
(3)《曾国藩全集·奏稿》1,岳麓书社,2011年,第244页。
(4)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