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攻占武汉,远远观望荆州将军官文“论功被优叙”,并无功劳
署理湖广总督杨霈和自己
政敌陶恩培都得到重赏,而他本人不仅未得到地方实权,皇帝又无理找三分地追究曾国藩“违旨之罪”,并且“严行申饬”。这分明是大功不赏。
曾国藩不能不深思。他强烈地感受到皇帝对他
猜忌和不信任。
曾国藩实在没想到这个皇帝这糊涂。他曾国藩研习理学多年,最讲
就是
个“诚”字。他对朝廷
血诚,天日可表。因为
战失败,他可以投水z.sha,可见他出山作战,绝不是为
自己,可是皇帝就是不能理解。
曾国藩不免忧惧伤心。他在给几个弟弟信中曾经说过
“功名之地,自古难居”(27)居然这
快变成
现实。
恰在此时,“某大臣”之言也传入曾国藩耳中,更使他忧谗畏讥,伤心备至。
名教,何以自立?是以不敢接受关防,仍由督臣收存。(24)
咸丰皇帝接到这道折子,这才后悔自己拿回巡抚职务上谕发得太早
。对啊,曾国藩按惯例肯定会辞谢巡抚
职,等他自己主动辞谢,
再顺水推舟,同意他
请求多好!现在倒成
自己出尔反尔,朝令夕改,实在是脸上火辣辣
。所以见
曾国藩这封奏疏,他自作聪明,在上面批
这样
句:
朕料汝必辞,又念及整师东下,署抚空有其名,故已降旨,令汝毋庸署湖北巡抚,赏给兵部侍郎衔。(25)
就是说,早就知道你肯定辞谢,所以你没辞之时,
就已经降旨不让你当
。
接着,转羞为恼咸丰还在奏折上批
这样
句:
然而,不管皇帝对他如何,他已经开始军事生涯,还是得继续下去。因为他与太平天国
斗争,不仅是为
皇帝,更是为
天下,为
文化道统。
咸丰不给
汝此奏虽不尽属固执,然官衔竟不书署抚,好名之过尚小,违旨之罪甚大,着严行申饬!(26)
上道上谕,已经任命你署理湖北巡抚,你这道奏折,竟然不写这个头衔。违旨之罪甚大,传军机处对你严行申饬!
这句话倒打耙,实可谓鸡贼之至。
这道朱批批回来,曾国藩倒吸口冷气。他推辞
番,只是为
面子上好看。万万没想到,辞谢奏疏还没有送到北京,咸丰皇帝收回成命
上谕就下达
。可见咸丰对他
防范到
什
程度。
而且湖北巡抚职,给
是曾在湖南与曾国藩屡次作对
陶恩培担任,陶未到任前,由刚刚因曾国藩攻占武汉而从“署理”转为“实授”
湖广总督杨霈兼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