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等”。没想到文祥马上回答,“用中国人不行,因为显然他们都不按照实征数目呈报”,并且以原来管理上海海关薛焕为例,说他近三年来根本没有报过
次账。后来当英国人赫德(RobertHart)来到北京,与恭亲王奕具体谈到海关改革时,“恭亲王与赫德谈
些中国官场上极为敏感
话题。恭亲王说,中国*员几乎无人可信。对比之下,外国人
报告较为可靠”(14)。
外国人将七十多万关税交给清朝z.府,这举动让曾国藩大为意外。想不到蛮夷之人,居然也有信义。起码此举可称为君子之行。所以后来他在信中曾赞叹道:“咸丰三年刘丽川攻上海,至五年元旦克复,洋人代收海关之税,犹交还七十余万与监督吴道。国藩尝叹彼虽商贾之国,颇有君子之行。”
后来曾国藩又看到,西洋各国协助中国管理税关,廉明有效,收到税款居然比清朝收到
多两倍甚至三倍:“即令沪、镇、浔、汉凡有领事官之处,皆
国令管关者,
体稽查,
体呈验,正税,子税,较
厘金之科则业已倍之三之,在彼固自谓仁至义尽矣。”(15)
这些事情,让曾国藩认识到,这些洋人,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传统没有文化根基
蛮夷。他们有自己
独特信仰、文化系统和做事原则。
从此曾国藩对西方国家态度发生
重大转变。“英法两国,素重信义”“米利坚人性质醇厚,其于中国者素称恭顺”(16)等语言后来居然出现在曾国藩
文件当中。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湘淮军和西方人直接合作,镇压太平天国。通过与戈登、赫德等人直接交往,曾国藩发现这些洋鬼子虽然毛发浓重、相貌怪异,但是为人举止并不粗野,也有其原则和风度。比如戈登治军居然能做到公正严明,为
鼓舞士气,行军时走在队伍
前面,除
支手杖并不携带任何武器。
特别是在拿下苏州后,戈登因为李鸿章违背诺言杀害投降太平军首领而大为愤怒,据说盛怒
戈登拎着手枪到处寻找李鸿章,要和他决斗以挽回自己
名誉。后来戈登又拒绝接受朝廷
万两白银赏金,“由于攻占苏州后所发生
情况,
不能接受任何标志皇帝陛下赏识
东西”。这件事让曾国藩对外国人
行事风格有
更深
解。
2.师夷长技以制夷
因此,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对外观念和思路发生
巨大转变。
首先,他认识到,洋人到来标志着历史进入
个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