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狭隘观念是只有中国人是人,或者说,是“完全
人”,文明
人,其他族类,皆介于人与兽之间。“夷狄异类,近于禽兽。”“夫戎狄者,四方之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37)
因此,中国人和外国人,当然先天就是不平等。所以任何外国人,到
中国,都应该进贡称臣。见
中国皇帝,都必须三跪九叩。乾隆年间英国
马戛尔尼使团到访,因为不同意给乾隆叩头,引起激烈
外交纠纷。后来嘉庆年间另
使团来华,皇帝得
把制造轮船与“自强之道”联系起来,可见他致力于军事工业,不是为平定太平军和捻军之类
内部敌人,而是为
对付洋人。这条船比日本横须贺造船厂建造
第
艘明轮蒸汽机兵船“清辉”号要早十二年。
曾国藩为官历来谨慎,但是在洋务运动上,他却不怕有越权嫌疑,经常鼓动各省积极兴办西式工业。1871年山东派员考察江南制造局,有意在山东设机器厂,曾国藩闻听非常高兴,说:“鄙意本在设局倡率,俾各处仿而行之,渐推渐广,以为中国自强之本……要之风气渐开,即中国振兴之象也。”(34)
在他看来,军事工业意义,在于这是中国自强之本,是开风气,是源头。
1867年李鸿章被任命为湖广总督后,曾国藩写信给他鼓励他大办军事工业说:“鄙意北方数省因循已久……东南新造之区,事事别开生面……制器造船各事皆已办有端绪,自强之策,应以东南为主。阁下虽不处海滨,尚可就近董率。购办器械,选择人才,本皆前所手创,仍宜引为己任,不必以越俎为嫌。”(35)
3.三个与众不同外交观念
第二次鸦片战争不只令曾国藩认识到学习西方科技
重要性,也让他
外交观念发生
巨大变化。
通过这次战争,曾国藩形成三个在当时相当与众不同
外交观念。
第是对外国人要平等相待,要把外国人当人。
这听起来很奇怪。直以来,不都是外国人欺负中国人,强迫中国人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把中国人当人吗?怎
还要求中国对外国人平等相待?
事实并非如此。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
们平等待遇。”(36)这句话
前
半是事实,后
半不够准确。事实上,在第
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仍然不肯承认自己与外国是平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爆发,就与外国人认为他们受到
“不平等”待遇有
定关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