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夜望死,忧见宗祐之陨。”(19)天天想着早点儿死掉,不想亲眼看到
为之奋斗
生
这个王朝在
眼前灭亡。
天津教案打击,晚年心情
低落,令回到两江
曾国藩身体状况
天比
天差
。
们说曾国藩天资平常,这不仅是指他智商平常,也包括说他
身体素质也不好。和普通人比起来,曾国藩
身体素质也属于中下水平。
常言三十而立,三十岁正是个人精力最盛之时。然而曾国藩从三十
岁起,就经常感到耳鸣疲劳,而且非常严重。
从三十岁也就是道光二十
年(1841)起,曾国藩日记中就开始有耳鸣
记载(20)。他在家书中说:“常耳鸣,不解何故。”(21)“总以耳鸣为苦。”(22)曾国藩在家书中有多报喜少报忧
习惯,如果不是耳鸣严重,他不会对家里提起。
道光二十二年(1842)起,曾国藩试图“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定“学做圣人”之志。他按照倭仁
建议,每天严厉监督自己,以静坐之法来修身,结果因为搞得自己精神太紧张,不久就得
失眠症(23),支撑
二十多天后,又突然吐血。道光二十三年(1843)正月曾国藩日记记载:“早起,吐血数口。”(24)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吐血是身体出大问题
表现。曾国藩本来希望迅速脱胎换骨,“换
个人出来”。但是身体如此不给力,让他感觉非常灰心。道光二十三年(1843)正月十七日,也就是吐血之后第二天他给诸弟写信,对自己
健康状况也感到极为悲观:
无如体气本弱,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每自思念,天既限以不能苦思,是天不欲成
之学问也。故近日以来,意颇疏散。计今年若可得
差,能还
切旧债,则将归田养亲,不复恋恋于利禄矣。粗识几字,不敢为非以蹈大戾已耳,不复有志于先哲矣。吾人第
以保身为要。
所以无大志愿者,恐用心太过,足以疲神也。诸弟亦须时时以保身为念,无忽无忽。(25)
天生身体素质差,经常耳鸣,容易疲倦。看来是上天不让
学问有成!想到这里,就非常灰心。以后如果能获得
笔经济收入,还清家里
旧债,
就干脆回家孝养双亲,不在功名路上奋斗
。这辈子识
几个字,知道
点儿道理,就可以
,不再梦想成为先哲们那样
伟人。身体是
切
基础,
之所以不敢再有雄心壮志,是因为身体不行。你们也要注意保养身体,千万千万!
曾国藩发现自己身体禀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