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会感觉很舒服,因此,董仲舒明确提出“三纲说”:君可以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可以不父,子不可以不子;皇帝夫可以不夫,妇不可以不妇。由此,权利变成
单向
、绝对
。
董仲舒还继承韩非子
法、术、势思想,强调
定要大树特树皇帝
权威。《春秋繁露》说:“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威分则失权。”董仲舒所谓
“威”即是韩非所说
“势”,都是指帝王独断专行
权威。
定要强化皇帝权威,同时还要愚民。法家
直是主张愚民
。董仲舒也说,民
意思就是“瞑”,就是愚昧无知
意思,因此“可使守事从上而已”,只能老老实实地听上级
命令。
所以梁漱溟曾经说,董仲舒这套改革,“把生动
理性、活泼
情理僵化
,使得忠孝贞节泥于形式,浸失原意,变成统治权威
工具,那就成
d品而害人。三纲五常所以被诅咒为吃人礼教,要即在此”[5]。
四
汉武帝独尊儒术,方面,让皇权获得
仁义道德
外衣,比以前冠冕堂皇多
,对皇权进行
定程度
约束。但是另
方面,却并不妨碍皇权
实际运作。
们用盖房子来打比方,如果说秦始皇是浇筑起
房屋
骨架,奠定
专制制度
基础,那
汉武帝则抓意识形态建设,用儒家思想对房屋进行
装修:房子
装修,就好看多
。
但是,这个房子本质结构并没有变。《汉书·元帝纪》记载,汉元帝做太子时,看到父亲汉宣帝经常用严刑峻法,就劝父亲,咱们
老祖宗不是告诉咱们要以儒治国吗?您怎
忘
?汉宣帝勃然变色,告诉他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意思是说,你小子懂什?
们汉王朝
统治秘诀就是“霸王道杂之”,表面上是孔子
王道,实际上是秦始皇
霸道。
所以到汉代,大
统专制制度才变得“刚柔相济”,初步成熟。这也是汉代统治比较长久
重要原因。因此形成
中华帝国
第
阶段——秦汉帝国。以后中国政治发展
主要逻辑,就是外儒内法:外表越来越儒家,本质却越来越法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