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应付你叔父时,先诱使他现丑,然后气定神闲反击,也颇显手段,连当铺取利行情都晓得,真是绝好
帮伙人选。本乡出
贤侄这等人物,
怎能错过?”
对王魁诚意,方应物是相信
,这年头出门经商需要用到人手时,谁不拉几个同乡同族
人
起干?只有这样才可靠放心,这也是
个个地域性商帮兴起
原因。
如果身处嘉靖朝万历朝,方应物说不定就答应,但现在不行。他熟读明史材料,自然知道
些社会发展进程。
几十年后商业风气兴起时,半儒半商算是个时尚事儿,但是成化朝社会风气虽然已经开始松动,不过仍在嬗变过程中,远没有
百多年后那
开放。当下士子经商还是很非主流
事情,想做读书人就不要经商,否则会被鄙视和排斥
。
王魁以为方应物有赚不钱
顾虑,解释商机道:“贤侄莫不是担心赚不
钱?且听
言,
们淳安县虽然地处偏僻,县境内山陵密布,道路不通,但是水流也很多。这里地处新安江上游,下游直通钱塘江到杭州府,距离不过三百里而已,行船极其便利,运货往来其实不难。
物闻言问道:“什不同?”
王魁感慨道:“徽州府里有不少百姓出外行商,而且近些年人数越发多
,风气愈演愈烈,听说
连几年不回乡
都有。”
方应物登时反应过来,王魁说
这些人,敢情就是史上大名鼎鼎
徽商。但他也知道,在当今这成化年间,还没有到徽商
全盛时候,最多算是萌芽期。
要知道,大明立国才刚百来年,重农抑商
风气也才刚刚有所松动,但以后商业会兴旺起来
。方应物随口断言道:“彼辈大有前途,
百年后当独占江南商帮鳌头。”
王魁听到这句话,觉得有点夸大其词,太言过其实。但也能听出方应物
看好意思,于是试探道:“方家贤侄以为商贾之业如何?”
方应物想想,答道:“无农不稳,无商不富。”
“无商不富……说得好!贤侄有没有兴趣与合伙?”王魁接过话头道。
从商?那可不是他想要未来。方应物想也不想
推脱道:“
家徒四壁,身无余财,无法与王叔合伙。”
王魁热切地邀请道:“合伙不是只有出本钱方式,出人也可以,只要你肯出力,自然可以得到部分身股。以你
人才,困居村中是委屈
,何不外出闯荡
番?
更何况贤侄确实有这方面才华,不然
也不会上门相邀。今日在祠堂中,贤侄谈利算数信口拈来,口才便利心思灵敏,令人叹为观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