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便是对于这样位老师,子路
内心深处仍有
个不容触碰
隐秘之所,或者说是他唯
不肯退让
底线。
子路觉得,这世上有件事是顶顶要紧
。在它面前,即便是生死之大,也是毫不足论
,更别提什
区区利害
。倘若称之为“侠”,未免太轻飘
些;称之为“信”或“义”,又沾
点道学气,少
那份自由和灵动
。对于子路而言,这是
种近乎快感
东西。总之,能够带来如此感觉
,就是“善”;与之无缘
便是“恶”。这
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到目前为止,他从未对此有过怀疑。这与孔子所说
“仁”,似乎还不尽相同,而子路却在老师
教诲中专门吸收
些能强化此种伦理
成分。例如:
“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丘耻之。”“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又如:“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诸如此类
师兄露出
笑脸,年轻
子贡也不禁莞尔。然而绝顶聪明
子贡心里十分清楚:子路鼓
瑟,依旧是充满着杀伐意味
北声。而夫子不予责备,只不过怜惜子路那种能够苦思冥想到形销骨立
实心眼儿罢
。
五
在孔子众多中,恐怕没有哪个像子路这样经常挨孔子训斥
。当然,也没有哪个敢像子路这样肆无忌惮地向老师发问
。例如,他会问:
“请问老师,可不可以抛弃古代圣贤教训,全凭
自己
想法来行事呢?”
提出这样问题,明摆着是要挨训
。
他还会当着孔子面,毫不客气地说:
“真是这样吗?您也太迂腐
吧!”
这种话除他,是没有第二个人敢讲
。
然而,这仅仅是方面而已。另
方面,也没有哪个像子路这样全身心地依赖孔子
。他之所以会毫无顾忌地诘问老师,是他那种率真
天性使然,也即在他内心尚未真正接受时,是无法装出唯唯诺诺
样子来
。除此之外,他也不像其他同门那样为
免遭斥责或讥笑而谨小慎微。
在别场合里,子路是个不甘人下
独来独往
男子汉,是个
诺千金
好汉子。也正因为这样,他那以
个不起眼
身份侍奉在孔子身边
模样,确实会给人
种异样
感觉。事实上,当他在孔子跟前时,也确实有
种不无滑稽
心态。那就是,将复杂
思考和重要
判断全都交给
老师,自己则无忧无虑,毫不担心。这情形就像小孩子在母亲跟前
表现
样:有些事明明自己会做,却也非要母亲代劳。有时退下后仔细想想,他自己也觉得好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