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答道:
“岂止是鲁国,即便是天下,也完全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治理。”
见从不大言欺人孔子用颇为谦恭
语调不动声色地说出这样
豪言壮语来,定公便愈发地惊叹不已
。他立刻将孔子擢升为司空,不久之后又提拔为大司寇并兼摄宰相之事。与此同时,孔子推举子路为相当于鲁国内阁秘书长
季氏之
。
起初,孔子倒也不是没想过要矫正他这只犄角[4],可后来就放弃
。因为不管怎
说,他觉得就子路现在这样,他也是
头好“牛”。孔子很清楚,有些是需要鞭策前行
,有些则需要勒紧缰绳。子路虽是个难以驾驭
,可他
性格缺点,同时也是足堪大用
长处。只要给他指出大致
方向就行
。
而诸如“敬而不中礼谓之野,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之类教训,在许多情况下,与其说是讲给作为个人
子路听
,倒不如说是针对作为“塾长”[5]
子路
斥责。因为,有些在子路这个特别
个体身上能成为魅力
东西,放在其他门人
身上,则往往是有害
。
六
传言在晋国个叫作魏榆
地方,有块石头开口说话
。有贤者解释为,这是民众
怨嗟之声借托石头发出来
;早已衰微
周王室进
步
分为二,纷争不断;十多个大国彼此勾结,相互攻伐,干戈不息;齐侯与
臣下
妻子私通,每夜潜入其室,与之欢会,终被其夫所杀;而在楚国,王族之中有
人将卧病中
楚王勒死,并篡夺
王位;在吴国,有被砍掉
脚
罪人行刺国君;在晋国,有两位大臣交换
妻子。
如此世道,如此乱象。
却说鲁昭公欲讨伐上卿季平子,却反被驱逐出国,亡命七年后在别国穷困而死。其实,即便是在流亡途中,他也并非没有回国
机会,但随从
侍臣担心回国后自家
命运,硬是拖住
昭公,不让他回国。于是,鲁国先是成
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这三大家
天下,随后更是任由季氏之宰阳虎为所欲为
。
然而,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惯会搞阴谋诡计阳虎结果因作茧自缚而倒台,并导致鲁国政坛风云突变。而正在此时,孔子出人意料地被起用为中都宰。在那个几乎找不到
个公平无私之官吏与不行苛敛诛求之政治家
时代里,孔子那公正
施政方针和周密
实施计划,在极短
时期内就取得
令人难以置信
政绩。
为之惊叹不已国君鲁定公曾问孔子:
“以你治理中都方法来治理鲁国,又将如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