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方面,“阿帕网”当然属于严格意义上20世纪70年代五角大楼
军工产物,但另
方面,早期互联网实验室里也携带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海岸大学校园嬉皮士
自由因子——那些最早
网络冲浪者,将塑造
种“极客”亚文化,他们中
佼佼者后来打造出
“硅谷”,彻底改变
们现在
生活面貌。事实上,构成因特网基石
TCP/IP协议本身就是
种全新
通信协议文化。如曼纽尔·卡斯特在著名
《网络社会》中所言,它是“通过给予别人以及从别人那里获得而形成
协同
基础上进行发展”,它“从根本上实现
不同文化之间
通信,但是不
定要共享价值观,而要共享通信价值”。甚至如品钦在《葡萄园》(Vineland,1990)里神秘展望
那样,赛博空间里
人类生活将是“无重量、无形状
电子在场与缺席
链条”,那
长串“0”和“1”表征
更高级
人类存在方式,就像“天使,小神或UFO里
来客”。
不过,这部《致命尖端》却更像是网络时代后现代启示录。小说以2001年春天
纽约开场,彼时穆罕默德·阿塔
劫机小组成员尚未从迈阿密动身,《老友记》中瑞秋
发型依然是城里女性竞相效仿
时尚,华尔街
伯尼·麦道夫仍旧是高级投资者口中最值得信赖
生财机器。但是,
种诡异
微型末日感已悄然在纽约人脑海中盘桓——哪怕之前
“千禧虫”危机被证明不过是虚惊
场,哪怕大部分人尚不明白在遥远
阿富汗塔利班摧毁巴米扬大佛意味着什
,但纳斯达克
大崩盘却足以让曼哈顿“硅巷”
创业者在那个春天心惊胆寒。作为劫后余生
互联网创业者,小说里
电脑极客贾斯丁和卢卡斯似乎比任何人都提早意识到
这个城市、这个时代
危机四伏。
尽管《万有引力之虹》中有过“万物皆有联结”这样名句,但品钦却并非简单暗示“互联网泡沫”(Dot-ComBubble)与基地组织
恐怖袭击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联。《致命尖端》与其他“9·11”小说最不同
叙事视角,乃是将新世纪初互联网产业
灾难和世贸中心
灾难放在晚期资本主义
宏大语境下。换言之,历史从未如福山所言
那样走向终结,“双子塔”
倒塌既不是
个无辜城市凭空招致
无妄之灾,也不仅仅是某个超级强国霸权外交
咎由自取,而是
场不断持续
灾难堆积,将本雅明式
世界历史废墟又垒高
寸罢
。
从这个意义上说,《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