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这里才是自己特殊、无比丑恶
世界;这里有自己特殊
规章制度,自己
服装,自己
风尚和习惯,以及毫无生气
死屋,这样
生活是别处所没有
,人也是很特别
人。
要描写
就是这特殊
角。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记》(1862年)1
1891年,群俄国商人向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请愿成功,他们获准将
口重300千克
铜钟从西伯利亚
托博尔斯克运回铜钟
故乡,即托博尔斯克以西2200千米处
乌格利奇。这口铜钟在1892年晚春沿伏尔加河而行,搭乘蒸汽船抵达
乌格利奇大教堂前
码头。人们在那里为这口铜钟举行
返乡仪式,此时离铜钟起初被流放西伯利亚正好过去
3个世纪。1
这口铜钟厄运是在1591年春被决定
,当时伊凡雷帝9岁
儿子兼指定继承人德米特里皇子在乌格利奇被割喉。德米特里
母亲及她
家族认为,德米特里皇子是被皇位
有力争夺者沙皇摄政鲍里斯·戈都诺夫下令谋杀
。因此,他们敲响
乌格利奇
铜钟,召集当地百姓起义。乌格利奇人组成
支起义队伍,他们横冲直撞,杀死
有嫌疑
凶犯和
名来自莫斯科
*员。这场骚乱引起
克里姆林宫
愤怒。戈都诺夫令军队进发乌格利奇,以镇压,bao动,并在第二年春天实行
审判。戈都诺夫判处大约200名市民死刑,其他人监禁;被监禁者之中,约100人遭鞭笞,他们
鼻孔被撕破,口才不错
人被拔掉
舌头。起义者遭受折磨和残害后,被放逐到西伯利亚。
除对,bao动者实施报复,戈都诺夫还惩罚
他们政治团结
象征:他命人把铜钟卸下,鞭打它12下,抽出它
钟“舌”,然后把它流放到西伯利亚。乌格利奇人被迫拖拽着这口参与,bao动
铜钟越过乌拉尔山,最后把它安置在托博尔斯克,该城
军事长官把它登记为“第
个无生命
流放者”。这口遭遇噤声和放逐
铜钟成
俄国统治者
权力
证明:他们既可以把不守秩序
臣民驱逐到乌拉尔山以东,也可以让这些臣民无法发声。2
然而在随后几个世纪里,这口铜钟也成
专制政权反对者
个集结点,这些反对者将戈都诺夫对乌格利奇人
惩罚看作篡权者做出
残忍行径。1862年,被流放到托博尔斯克
贵族伊波利特·扎瓦利申意识到,乌格利奇铜钟是
个“未被消除
控告者,它提供
关于这个完全无过失
城镇所受惩罚
雄辩证词”3!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