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样
史料呢?新史学已经把
切存在于世
事物都当作史料
,还有什
是没有被开拓出来
呢?那就是从来就不存在,或现在已不存在
“史料”,比如那些被遮蔽
、被消失
、被遗忘
、看不见
。比如没有水
、正在消失
鄱阳湖,物理世界上并不存在
独角兽,因过度污染而不再有鱼生长
池塘,浓重雾霾下看不见街道和楼房
北京城,还有著名油画作品中被抹掉
朱德
《井冈山会师》,被抹掉
刘少奇、高岗和其他重要人物
《开国大典》,等等。空白,没有,也是史料。这就联系到
这几年常说
个话题:遗忘。
遗忘塑造记忆。20世纪中期以来个基本常识,历史是
种记忆,史学被当作
种记忆来讨论。但事实上,是遗忘在塑造
们
记忆,理解记忆
关键在于理解遗忘。遗忘有很多意义。比如
天记诵
万字,
怎
也记不下来,这种遗忘是个人生物属性上
局限。过去有“集体失忆”
概念来与集体记忆相对应,也是强调由于记忆能力
不足而无法维持与过去
联系,这种失忆是
个消极过程。而
们现在要讨论
是积极
遗忘,是出于某种目标,主动地、有意识地切断与过去之间联系
遗忘。焚书、文字狱、删帖、屏蔽敏感词或禁言,就是要造成
种主动
遗忘、
种强制性
遗忘。对于研究者来说,这样
遗忘是有历史学意义
。
记忆形成过程,
方面是努力记住
些东西,另
方面则是努力忘记
些东西。
常常强调“遗忘
竞争”,因为
们能够
解
所谓过去、所谓历史,都是不完整
碎片,这些碎片是往昔岁月中持续进行
各种竞争——记忆与记忆
竞争、遗忘与遗忘
竞争、记忆与遗忘
竞争——
结果。那些相互矛盾冲突
史料碎片,不再是简单
孰是孰非、孰真孰伪
关系,值得
们辨识
是它们各自体现着怎样
叙述传统,代表着怎样
竞争力量,反映
什
样
竞争过程。
们要考察那些被排斥在记忆之外
内容,特别要看到某些特定内容是被什
样
权力组织精心且系统地排斥出集体记忆之外
。过去几千年
们能够看到
传统史学,就是这种被安排
结果。中国史学有官修正史悠久
、独特
传统,这反映
政治权力作为历史叙述竞争力量
绝对优势地位,所有其他竞争者都因弱势而难以发声。傅斯年说传统
史学是“每取伦理家
手段,作文章家
本事”。当
们意识到存在着遗忘
竞争,就会发现如果
们不能
解掌权者为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