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贺岁片《狼图腾》引起争议,焦点在狼是不是蒙古人
祖先和图腾。蒙古族作家郭雪波连续发表多条微博,怒斥《狼图腾》小说和电影胡编乱造:“狼从来不是蒙古人图腾,蒙古所有文史中从未记载过狼为图腾!这是
汉族知青在草原只待三年,生生嫁祸蒙古人
伪文化!”他还说:“狼是蒙古人生存天敌,狼并无团队精神,两窝狼死磕,狼贪婪自私冷酷残忍,宣扬狼精神是反人类法西斯思想。”蒙古族学者额鲁特·日·额尔登木图也撰文批评《狼图腾》,指出小说和电影中许多不符合蒙古族社会习惯、违反草原生活常识
描写,小说改名为《北京知青养狼记》才贴切,因为狼不会是草原社会
图腾,不过是《狼图腾》作者自己
图腾而已。
这些批评也激起些反批评,主要是指出《蒙古秘史》开篇所记苍狼白鹿
历史叙述。《秘史》首节
明代总译是这样
:“当初元朝人
祖,是天生
个苍色
狼,与
个惨白色
鹿相配
。”郭雪波反驳说,孛儿帖赤那(BörteČino,旁译“苍色狼”)与豁埃马阑勒(Qo'aiMaral,旁译“惨白色鹿”)是人名,不是狼和鹿,正如姓马
祖先并非
匹马,叫龙
并不是
条龙。虽然这个理解在《秘史》研究者中绝非主流,但也值得重视。只不过,古代读书
人和听故事
人,不管懂不懂蒙古语,未必会在这个问题上很留意。正如研究希腊神话与古希腊社会生活关系
学者所说,对于古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真实
历史”(PaulVeyne,LesGrecsont-ilscruàleursmythes?英译本,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59页)。绝大多数中国古人在讲三皇和盘古(槃瓠)
时候,是不会抱着科学
怀疑主义态度
。顾颉刚猜测“大禹是
条虫”所引发
反感和嘲弄,从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历史叙述
不同敏感反应
角度去观察,就另有
种认识价值
。
蒙古族知识分子对《狼图腾》激烈批评(必须说明,持批评立场
远远不止蒙古族,且批评者
侧重各不相同,
这里只涉及狼祖崇拜这
个问题),让
联想起
场(或多场)未见于历史记载但
确信发生过
同类型争吵。唐代前期,在长安
突厥贵族青年与唐人交往时,唐人会提到史书关于突厥人
始祖母是
头母狼
记载,而在长安长大并接受汉文化教育
突厥青年大概不会喜欢这个话题。要
否认这条记载
可靠性,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