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童贯终于回来,但童贯
意见又和当时
宰相王黼不合。经过
番争议之后,宋
衢州、处州,骚扰秀州。
北宋为镇压方腊,已经无力进行北伐,于是,联金攻辽
事情退居二线
。皇帝原本派出童贯准备北伐事宜,从西北与西夏接壤
环庆路和鄜延路(现陕西和甘肃
带)调来
更加善战
士兵。但这些士兵来到中原,并没有北上,而是突然被调到
南方,在童贯
率领下去镇压方腊
。
方腊起义,共破
六个州、五十二个县,平民死亡二百万以上。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四月,方腊事件终于平息。抓住方腊就是后来
名将韩世忠。他当时只是参与镇压
将军王渊
名裨将。但方腊事件中获益最多
,却是宦官童贯,他
名声更加响亮
。
在宣和三年二月,北方宋江也起兵反对朝廷,在海州(现江苏连云港)被张叔夜击败。
这两次起义时间都不长,却由于发生
时间太敏感,直接打乱
宋朝
经济计划。本来北宋
财政就捉襟见肘,不断靠加税筹集北伐资金。皇帝却不得不把钱重新分配到镇压起义上,影响
北伐。另外,北宋灭亡后,当南宋高宗逃到东南,那儿正是方腊曾经起兵
地方,原本储存着大量
粮草,却由于镇压方腊耗光
,让原本孱弱
新政权更是举步维艰。
同样是宣和三年二月,在二月二十七这天,金国使臣锡剌曷鲁与大迪乌高随,随着出使金国
使节马政等人,在登州登陆,准备前往汴京去完成外交使命。但在登州,他们却被守将滞留
下来。原来,守将知道掌管与金人和议事宜
童贯已经调往
南方,如果这时将金使送往京城,只会让他们看到朝廷
片混乱景象,不如等童贯结束
征讨,再安排他们进京。
金使并不知道北宋情况有
变化,对他们来说,滞留使臣就意味着对和约
背叛,他们非常愤怒,甚至想不经过守将
安排,徒步到京师去。
宋徽宗迫不得已,才下诏让马政等人引金使到京师等待。
五月初,金使到
京师国门,由于童贯还没回来,接待金使
是国子司业权邦彦,以及观察使童师礼。对于如何处理金使,大家意见也不
致。由于北伐与谈判已经不是最重要
事
,童师礼认为应该以辽国知道
他们
和约为借口,将金使打发回去,不再理睬。但权邦彦却认为这样是北宋违背
和约,给金国留下
把柄。既然事情由童贯负责,不如就等童贯回来再做决定。于是,金使又在京师等
三个多月。[6]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