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追求自己远大前程。十年过后,大家早已各处分散,生活也到处蒙上尘埃和阴影。
最后,关于《拔蒲歌》书名。2016年
天,朋友纳兰妙殊(现在她以本名张天翼发表小说和散文)忽然给
发来两首南朝民歌《拔蒲》:
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
朝发桂兰渚,昼息桑榆下。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
她十分兴奋,说觉得下本书名可以叫作“拔蒲集”,因为“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可不就是
写东西写得很慢
写照!而
恰好又爱植物,这名字简直再适合不过。
也觉得非常好笑,很快乐地同意
她
提议,最后便定名为“拔蒲歌”。蒲草是
喜爱
植物,爱它们在水边风过时齐齐摇动
场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里,“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句子,大家很早就熟悉
,这里
“蒲苇”和《拔蒲》中
“蒲”究竟是菖蒲还是香蒲,
想
想,觉得应该是香蒲。虽然同是生长在水边,香蒲叶细长而柔韧,可以编蒲席、蒲扇(今年夏天朋友送
把扇子,就是香蒲叶晒干后编成
,扇子精致清洁,制作成桃心形,很是美丽,用起来也很轻),菖蒲叶则没有这种韧性,多只用于端午时插在门头避邪。物用
广泛与否决定
它们是否会被大量、频繁地采集,出于这种考虑,
觉得南朝民歌中许多
“蒲”应当是香蒲。“青蒲衔紫茸”
“紫茸”,也更像是描述香蒲香肠
样
毛茸茸
深褐色雌花序(有
地方因此称香蒲为“水蜡烛”)。
书名另
原因,则是
爱这名字中所包含
情歌意味,虽然
所写
并不是情歌。《拔蒲》属南朝民歌中
清商曲辞,直白清丽
语言中,包含着大胆而深重
热情,如同当时许多短歌
样。后世张祜亦有《拔蒲歌》:“拔蒲来,领郎镜湖边。郎心在何处,莫趁新莲去。拔得无心蒲,问郎看好无。”则嫌过于表露,
览无余。拔蒲与采莲,同属于过去时代水上
劳动,在劳作
过程中,将触目风景与情爱相将编织,
并诞生
如此动人
歌谣。在自身抒情性已经降至很低
低点
现在,能在书名里保留
点“长叶复从风”
摇曳和“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
婉转缠绵,是
很愿意
。
沈书枝
2018年8月,北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