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母亲说:“这场比赛,在
奋力跑到终点时,才发现尽头
片荒芜。”
母亲很懊悔,不停地表示,倘若时光倒流,她绝不干预决定。
跟母亲之间有个裂缝,“法律系”这三个字成
咒语,不能在
面前提起。
大学毕业后,做出
个决定:
不要参与律师考试。
对这
小孩:“瞧,现在她不再是前十名。”
母亲立场不变,她告诉父亲:“在学校上整天
课,回家放松
个小时能有多坏?”
不过,她事后跟约法三章:“你可以玩计算机,
不阻挠你,只要完成学习就可以玩。你打游戏时千万要尽兴,可是你读书时
定要专心,不要再想游戏
事情。”
台湾家长普遍有个不安,觉得自己小孩玩太多
,坐在书桌边
时间太短
。他们鼓励小孩读书,不鼓励读书以外
事项。造成
后果是:小孩读书
时候想着玩,是以书读得七零八落,等到该玩
时候,又想起未完成
作业、未备妥
考试,玩起来又充满罪恶感。
只要观察到学生
读书计划安排得太紧张,就会鼓励他们插入
些休闲娱乐。学生们起初很质疑,他们觉得要读好书,就得延长坐在书桌前
时间,哪有缩短
道理。在
坚持下,他们半信半疑地进行短程
出走,做什
都好,总之就是离开书桌,给自己半天
假。回来
时候,他们神清气爽,念起书来特别甘愿。
平衡“玩”与“读书”界限很难,很多家长不愿做这课题,就想
个很取巧
方式:尽量压缩小孩玩乐
时间。
☆
在母亲强调自由、尊重方针之下,
求学之路非常顺遂,在没有补习
情况下,考上
很好
高中,三年后又考出很漂亮
成绩。可惜
是,
考大学
成绩太理想
,母亲第
次放弃
她
原则,干预
选择。她不要
填外文系,要
填法律系。
们家因为不谙法律吃过亏,
母亲第
次,把她对于未知事物
恐惧以及对于某些职业
幻想,投射在
身上,这成
们亲子关系最大
伤口。
认真读书就是为
进外文系,没想到却进
法律系。第
年进去,
就后悔
。
读得很痛苦,众多专有名词,众多来自不同国度
衡量标准,
完全被挡在个案之外,不得其门而入。
每次上完课,回到宿舍,
坐在椅子上,眼前
片灰暗。
法科成绩不坏,但叫
读法律书籍很痛苦;与此形成对比
是,
选修科目,诸如历史、女性主义、西洋文学与艺术,等等,读起来很愉快,成绩
反馈亦很可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