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彼平生。”这几句让想起BBC纪录片《地球脉动》片头宇宙飞速旋转、人类渺如芥子
感觉。日月运行昼夜不息,人却只能安住此地,因此陶渊明再
次回到他
遗憾。这个遗憾是什
呢?是“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在“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时代,他用这
多感情怀念远方
人,却并不是为
忧国忧民或者高谈义理,虽然他其实是
个非常有情怀和思辨
诗人。他只有
个最简单
要求——什
时候
们能够把席子挪近
点,来说那些最普通
家常事。那
席之地,如同时代汪洋中
条船,在宏大历史
背景之下,尤显平凡人情
况味。
对陶渊明来说很难事,小鸟随随便便就实现
。“翩翩飞鸟,息
庭柯”,小鸟根本不需要
间庭院、
张竹席,甚至不需要
棵“枝条载荣”
大树。庾信《小园赋》说:“若夫
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52]它用极度夸张
手法来讲适性安贫
理想,但这事小鸟真
能做到。“敛翮闲止,好声相和”,这两句很优美。鸟是很容易被惊扰
,但它们很安定地收拢翅膀、悠闲地停在小枝之上,毫无警惕之意。它们语调优柔、互为应答,仿佛“醉里吴音相媚好”[53]
白发翁媪,其中正蕴含着人类所艳羡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54]之意。
从对双春鸟
艳羡中,陶渊明转回“思亲友”这
主题:“岂无他人,念子实多。”也许是春鸟
呢喃相亲之态将他对情感
体知引向更为真粹深刻
层次,所以在那面目模糊
亲友良朋
群体叙事中,忽然有
个确定
“你”凸显出来。那个能引起想念
人是真实存在
,不仅是内心
投射。这句话冲破
任何形式
顾影自怜,朝向
个切实
他人,使这首诗
人情味达到顶点。但同时,清晰
意识依然君临于情绪之上——并不是任何驱赶孤独
往来都值得追求,如果不能与你促膝说平生
话,
宁可选择“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虽然这种孤独之乐是带有缺失
。从热望到冷静到遗憾,这句中包含
三个层次。
最后,陶渊明把这首诗停在“愿言不获,抱恨如何”,意思是“
每次想念你都同时意识到无法见到你。想念不能停止,这样
遗憾就
次又
次地袭上
心头”。
陶渊明很多诗是可以直接看到思考、意旨和人生方案
,可是这首诗没有。它非常松散,只是记载着此时此刻涌现在心头
感受,从天上
云讲到手里
酒,从“东园之树”讲到“翩翩飞鸟”。序
最后
句“愿言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