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夔《鬲溪梅令》里,西湖好像就是
个故事
结尾,像已经散场但还没有拆掉
舞台,有无限
虚无之感。但是在苏轼
《八声甘州》里,西湖是另
个样子。
八声甘州[216]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
沾衣。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苏轼和僧人之间传说,最著名
就是苏轼和佛印之间
。这首词是写给僧人道潜
,就是参寥子。词这种文体很有趣。这样短
个结构,里面既可以藏纳非常空灵
内容,像姜夔
词,又可以藏纳很具体、很丰厚
内容,就像苏轼
这首词。
这首词写是什
呢?当时苏轼五十多岁。其实去看他
生平,就会发现和
们
想象非常不同。苏轼
生非常坎坷。在中国古代
诗人中,
非常喜欢他。他有
种
不起
能力,能够同时包纳理想和现实,成功和挫折,快乐和痛苦。民间关于他
传说很多,这也是因为他给人
种洒脱、愉悦
印象。如果只听这些传说,
们会误以为苏轼
愉悦和洒脱来自对痛苦和灾难
豁免,其实他只是具备能够在痛苦和灾难中依然保持乐观
能力。
觉得这和他
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
中国古代读书人写自传时,常常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受到父母严厉管教事,但是苏轼
父亲不是这样。他
父亲苏洵年轻时并没有好好学习。他大概就像
个家里稍有财产,又受父母溺爱
年轻人
样,对读圣贤书没什
兴趣,对嬉闹玩耍行侠仗义却充满无数幻想。他学习剑术和纵横术,还到处结交朋友,结婚七八年之后还在做仗剑天涯
春秋大梦。他
父亲,也就是苏轼
爷爷苏序
点都不觉得儿子这样有什
不对,因为苏序也好不到哪里去。苏洵自己在族谱里写苏序是“喜为善而不好读书”。这个老爷爷是著名
放浪不羁加乐善好施。他儿子苏涣考试考中
,官衙
人很体面地来送告示、公服、笏板等物品,半道上碰到正好在喝酒
苏序。苏序读完告示很高兴,就打发官衙
人回去
,决定自己把这些东西搬回去。他把告示、笏板、官服和喝酒时没吃完
块冷牛肉
起塞在布袋里,让村童扛着,他自己衣衫不整地骑
头驴走在前面。全城居民闻讯出动,看到这幅景象都快要笑死。不守礼法也就算
,他还爱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