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因从敦煌和新疆所获部分文书清晰照片。这个项目
实施,不仅有利于敦煌文献原卷
保护,也便于各国学者对敦煌资料
使用。项目在“通过国际合作以促进敦煌文化遗产
研究和保护”
主旨思想指导下,从1993年以来,联合世界各国收藏敦煌吐鲁番文献
单位,在伦敦、巴黎、柏林、圣彼得堡、敦煌等地,陆续召开
多次以敦煌和中亚写本
保护为主题
小型会议,对于敦煌写本
保护和研究都产生
推进作用。[2]
法国也是国外整理、研究敦煌文献方面学者辈出、成果丰硕学术重镇。伯希和凭借其深厚
汉学功底在敦煌藏经洞挑选
最有价值
材料,整理
他所获取
部分汉文写本目录,编著
《敦煌石窟图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吴其昱、苏远鸣等利用伯希和及中国著名敦煌学者王重民
目录草稿,重新编纂法国国立图书馆藏敦煌汉文写本目录。1973年法国国立研究中心和高等实验学院第四系联合组成
483研究小组是西方唯
敦煌学专门机构,其宗旨是编写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伯希和敦煌汉文写本目录,指导和推动敦煌写本
研究。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版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敦煌汉文写本目录》《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敦煌写本丛书》。著名汉学家马伯乐受斯坦因之托,整理
斯氏第三次中亚探险所获汉文文书。拉露完成
敦煌藏文编目。哈密顿整理
回鹘文文献。
在敦煌文献研究方面,马伯乐利用敦煌文献研究道教和汉语音韵,他找出南朝道士宋文明所著
《道德义渊》,非常重要。苏远鸣主编
三册《敦煌研究论文集》,发表
他领导
敦煌研究小组专家们
敦煌学研究成果,包括道教、道教史、民间宗教和占卜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学者
敦煌学研究有
进
步
发展。其中最有影响
是著名汉学家戴密微,他在利用敦煌文献研究汉学方面取得
丰硕
成果。他对敦煌文献中
禅宗文献
价值十分重视。他与中国著名敦煌学者王重民经常探讨敦煌文书中有关汉地和印度僧人在吐蕃争论“顿渐”问题
材料,出版
《吐蕃僧诤记》,此书拓展
敦煌禅宗文献研究
范围。他在汉藏佛教史、汉藏关系史等许多方面都有所贡献。戴密微也研究通俗文学作品,如变文、曲子词、通俗诗及童蒙读物等。谢和耐和童丕利用敦煌文书开创
社会经济史研究,借助敦煌契约文书研究敦煌
借贷问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