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敦煌》是项规模更大
集体合作项目,代表
当时日本敦煌学
水平。2000年,日本《亚洲学刊》出版
“敦煌吐鲁番专号”,展示
他们为百年敦煌学研究做出
贡献。其中收录
四篇论文:百桥明穗对莫高窟早期洞窟
探讨,森安孝夫有关沙州回鹘与西回鹘王国关系
新认识,高田时雄谈敦煌
多语言使用问题,吉田丰报告日德两国学者合作研究吐鲁番出土伊朗语写本
初步结果,即利用对写本汉文
面
比定结果,来帮助缀合考释另
面
粟特文、中古波斯文文献。
近些年来,日本仍有批中青年学者,如八木春生、大西磨希子、滨田瑞美、荒见泰史、菊地淑子、赤木崇敏、岩尾
史、岩本笃志、坂尻彰宏、松井太、荒川慎太郎等,持续从事有关敦煌
石窟艺术、文学文献、历史文献、胡语文献(如回鹘文、西夏文)等方面
研究,显示
日本学者对敦煌学研究
持续热情和发展后劲。
美国没有很多敦煌材料,没有专门研究机构,也没有太多研究者。他们受到法国和日本
敦煌学研究
影响。20世纪80年代比较突出
有梅维恒对通俗文学
研究,出版有《绘画与表演:中国看图讲唱及其印度起源》《唐代变文:佛教对中国白话小说与戏剧兴起
贡献之研究》,还有研讨经变
《劳度叉斗圣变》。
些学者对早期禅宗史、华严宗、密宗也有研究,赖华伦与兰卡斯编有《汉藏两地
早期禅宗》《北宗与早期禅宗
形成》。太史文所著《十王经与中世纪中国佛教
炼狱观念之形成》,是用宗教学
理论方法,来解析敦煌
疑伪经问题。司马虚把法国道教研究引入美国。美国还有
些学者注重佛教艺术,尤其关注以敦煌为代表
佛教石窟艺术研究,如高居瀚、方闻、巫鸿、胡素馨、汪悦进、王静芬等学者都曾发表过有关敦煌石窟研究
论著。
罗振玉、王国维与中国敦煌学发轫
国
敦煌学研究,有罗振玉、王国维、陈寅恪、向达、姜亮夫、王重民这些重量级
敦煌学学者,他们开拓
中国敦煌学
许多研究领域,为此后敦煌学
发展打下
坚实
基础。
罗振玉在整理刊刻敦煌遗书方面做很多工作。他和王国维等人,把伯希和从敦煌贿买
十多种藏经洞文书编为
集,以《敦煌石室遗书》为名刊行,在国内外产生
很大影响。后来,他又整理出版
《鸣沙石室佚书》和《鸣沙石室佚书续编》,收录
《大云无想经》《老子化胡经》《摩尼教经》《景教三威蒙度赞》等各类宗教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