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莫高窟清净令人心生敬畏。
许多洞窟都有着沿墙角字排开
禅修窟,这是数千年来
这本书完稿之后,直没有合适
书名,想
很多名字,都不合适。
2019年春天,和樊锦诗老师在燕南园和出版社
几位编辑商定书名和版式。为
打开思路,编辑找来
许多人物传记。
看着身边瘦小
樊老师,想到
们朝夕相处
日日夜夜,想到她神情疲惫、手不释卷
样子,想到四年前在莫高窟送别
那个身影,耳边始终回响着她说过
那句话:“只有在敦煌,
心才能安下来。”
这本书终篇是“莫高窟人
墓地在宕泉河畔”,
明白她
心。
宕泉河边安葬着包括常书鸿、段文杰先生在内二十七人,他们是第
代坚守敦煌
莫高窟人。这个墓地很隐蔽,在远处几乎看不见。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最终心归敦煌……如有神明授意
那样,
脱口而出:“心归何处?书名就叫《
心归处是敦煌》吧!”大家沉默下来,接着是赞许。樊老师看着
说:“嗯,还是你懂
!”
2014年夏天,初到敦煌,也初见樊锦诗。那次会面,匆匆而别,
没有想到命运会在
们俩之间安排下如此深厚
缘分和情谊,
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懂她
人”,她也成为这个世界上“懂
人”。那年暑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几位老师到莫高窟考察,樊老师亲自接待
们这群北大校友,不仅安排
们参观洞窟,还安排
们和敦煌研究院
专家进行
座谈。记得那次座谈会就在敦煌研究院
小会议厅举行,那是
第
次面对面听樊老师讲述敦煌研究院
历史,以及壁画保护和传承
艰辛,也是
第
次被“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
精神深深触动。
临别之际,她对们说:“这次你们在敦煌
时间比较短,没有看好。期待你们下
次再来敦煌,在这里住上
段时间,这样就可以慢慢看。有时间
话还可以去榆林窟看看。”
从2014—2016年,樊老师多次向们发出邀请。那段时间,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正在策划人文学
书系,计划访谈
些能够代表时代精神、代表中国当代人文精神
学者,出版
系列书籍。当
们和樊老师交流这个想法时,她很快就答应接受
们
访谈。2016年暑假,
们再次赴敦煌考察。此行
任务有两项,
是深入研究敦煌艺术,二是完成对樊老师
访谈。
从2016年6月25日到7月5日,们在莫高窟和榆林窟考察
整整十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