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政策抬高
房价和用工成本,不利于外来人口安居乐业,“用工荒”现象屡有发生,企业于是更加偏向资本投入。(9)
当然,资本相对劳动价格下降后,企业是否会使用更多资本,还取决于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可替代性。如今各种信息技术让机器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做
事越来越多,对劳动
替代性比较高,所以机器相对劳动
价格下降后,
确挤出
劳动。(10)举个例子,
国是世界上最大
工业机器人使用国,2016年就已占到
世界工业机器人市场
三成,
个重要原因就是用工成本上升。(11)
从收入角度看,国民经济分配中居民占比下降,z.府和企业占比就必然上升。同理,从支出角度看,居民消费占比下降,z.府和企业支出占比就会上升,这些支出绝大多数用于
投资。也就是说,居民收入转移到
z.府和企业手中,变成
公路和高铁等基础设施、厂房和机器设备等,而老百姓汽车和家电等消费品占比则相对降低。此外,总支出中还有
块是外国人
支出,也就是
国
出口。居民消费支出占比下降,不仅对应着投资占比上升,也对应着出口占比上升。因此在很长
段时间里,拉动
国GDP增长
主力是投资和出口,而国内消费则相对不振。
该如何评价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首先要注意上文讲都是相对份额,不是绝对数量。整个经济规模在急速膨胀,老百姓
收入占比虽然相对下降
,但水平在迅速上升。消费和投资水平也都在迅速上涨,只不过速度快慢有别罢
。
从经济增长角度看,资本占比上升意味着人均资本数量增加,这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工业化必经阶段。
国几十年内走完
西方几百年
工业化进程,必然要经历资本积累阶段。欧美和日韩也是如此。英国
“圈地运动”和马克思描述
“原始资本”积累过程,读者们想必耳熟能详。近些年兴起
“新资本主义史”,核心议题之
正是欧美资本积累过程中
“强制性”,比如欧洲列强对殖民地
压榨和美国
奴隶制等。(12)而在“东亚奇迹”中,人民
勤奋、高储蓄、高投资和资本积累举世闻名。
国也不例外。除
人民吃苦耐劳之外,各种制度也在加快资本积累。比如计划经济时期
粮食“统购统销”、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都是把剩余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而在城镇,为
降低企业使用资金
成本,刺激投资和工业化,银行压低
给企业
贷款利息。为
保证银行
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